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4篇
  1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根据创意稻田测产需要的实际,分析不同图案构成条件下田间产量的组成比例,提出按照彩色稻文字或图案所在田块不可分割的最小长宽组成的矩形为实际测产单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杭州市钱塘新区和德清县新安镇两块创意稻田种植彩色稻后对稻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紫色和黄色水稻后,虽然图案所在最小矩形田块产量较普通背景稻减产13.9%~19.8%,但紫米等彩色稻米售价高于普通稻米,且田园观光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综合经济效益。创意稻田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美丽田园建设。  相似文献   
3.
通过籼粳杂交培育了9个水稻品系,进行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GY908、GY1128、GY1124和GY2888属籼稻类型,GY926和GY2750属偏籼类型,GY726、GY770、GY1134属偏粳类型,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说明通过籼粳渐渗手段,培育中间型水稻品系,对丰富水稻新材料的遗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稻米外观和碾磨性状的数量遗传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稻米籽粒长、宽、厚、长宽比,粒重,垩白,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籽粒充实度等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作了综述,并就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对稻米优质育种提出了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与日本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1994-1998年育成的96份粳稻材料的分析表明,浙江省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较低的与日本优质粳稻“越光”相似,高的超过“越光”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浙江省最近育成的粳稻新品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仍偏高,若通过严格的筛选,有望选育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宜的粳稻新品种。与之相反,日本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3%-18%之间,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水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杭州栽培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要比在日本福井栽培的平均高1.6%。一般年度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为2%左右。早熟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粳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地区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粳稻品种(系)在湖州、诸暨和余姚等3个不同生态地区种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新育成粳稻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左右,品种(系)间、地区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开展直链淀粉含量育种,以多点试验为好。  相似文献   
7.
粳稻品种SSR多态性检出率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395对SSR引物测得多态性检出率:日本近缘品种(粳型)间为11.12%,日本近缘品种与意大利品种(粳型)间、与美国品种(籼型)间及与菲律宾品种(籼型)间分别为17.58%、20.80%和38.62%,显示相同粳稻生态型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低于不同生态型品种间,而相同粳稻生态型内,日本近缘品种间的多态性检出率更低。在日本近缘品种中,不同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差异较大,其变幅为3.79~15.95%。此外,不同染色体间引物的多态性检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10染色体的供试引物多态性检出率无论在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或相同生态型品种间均最低。  相似文献   
8.
高产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浙江省新育成粳稻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与收获指数等多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收获指数、单株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收获指数与着粒密度、单位面积颖花生产力成正相关;而产量与穗长、倒二叶和倒三叶长、倒三叶面积,收获指数与播种至齐穗天数、干物质生产力成负相关.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是影响水稻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而这种能力除了与收获指数等产量因素有关外,还与倒三叶的长度和面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筛选和鉴定水稻卷叶突变体是研究叶片形态建成机理的前提.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对常规粳稻秀水09进行诱变,获得了一个稳定遗传的类感干尖线虫卷叶突变体(nematode infestation mimic rolling leaf mutant,nir).与野生型相比,nir全生育期叶尖卷曲、枯萎,表型与干尖线虫侵染症状相似.此外,突变体植株矮小,叶片表面较光滑,有效分蘖数少.采用nir与秀水09杂交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ir的类感干尖线虫卷叶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nir与籼稻93-11杂交获得的F2群体,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将目的基因最终定位在水稻第二染色体2 ~ 88w和2~82w之间,遗传距离为1.1 cM,物理距离245 kb.研究结果表明,nir很可能是一个尚未报道的新基因,进一步克隆nir基因有可能揭示与现有报道的卷叶基因不同的卷叶调控机理,为筛选理想株型、培育高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浙粳22辐照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对环境不敏感的全生育期表达的类病斑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spl(t)控制。利用SSR标记对类病斑突变体spl(t)与珍汕97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把spl(t)基因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着丝粒附近,位于SSR标记RM7195与RM27929之间的0.8cM区间内。锥虫蓝染色检测结果表明spl(t)类病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H2O2氧迸发而致。突变体经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鉴定,表明该突变体的抗病性与野生型品种浙粳22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