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三唑酮应用于蚕豆壮苗、抗倒伏,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40、60、80、100 mg/L)三唑酮浸种和不同处理方式(水浸+喷水,水浸+喷三,三浸+喷水,三浸+喷三)对蚕豆幼苗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处理条件下,三唑酮浸种蚕豆幼苗株高、节间距受到明显抑制,主根长度有所缩短,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以10mg/L三唑酮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抑制蚕豆幼苗生长较明显。[结论]三唑酮能够矮化蚕豆幼苗,具有一定的壮苗效应,并能提高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三唑酮应用的广泛性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对豇豆幼苗的苗质,叶绿体色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后,豇豆幼苗的株高受到明显抑制,根冠比显著增加,根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10 mg/L外,经其余浓度三唑酮浸种的豇豆幼苗的叶面积均显著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以30 mg/L的浸种效果最好)。豇豆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随三唑酮浸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0 mg/L达到最大值。[结论]三唑酮溶液浸种对豇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浓度为30 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金属Cu2+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为青稞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相对含水量(RWC)、叶绿体色素、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g/L Cu2+胁迫下的青稞幼苗叶片RWC、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MDA、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结论]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