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茶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山茶属5种植物的核型:1.矩叶茶Camellia grijsii Hance核型公式为2n=2x=30=20m+7sm+3st;2.文山毛蕊茶C.wenshanensis Hu核型公式为2n=2x=30=20m+8sm+2st;3.紫果茶C.purpura Chang et Chen核型公式为2n=2x=30=22m+4sm+4st;4.显脉金花茶C.euphelebia Merr.ex Sealy核型公式为2n=2x=30=21m(4sat)+9sm(2sat);5.五柱滇山茶C.yunnanensis(Pitard ex Diels)Cohen Stuart核型公式为2n=2x=30=26m(2sat)+4sm.这5种植物分属不同的亚属及组.结果表明它们均是二倍体2n=30,但核型结构明显不同.核型类型前2种属2A型,后3种属2B型.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水稻以及稗、西来稗、无芒稗幼苗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观察认为,稻与三种稗在幼苗形态上的差异是明显的。且从幼功地各器官发育的特点显示,三种稗在幼苗竞争发育上明显地比稻占优势。水稻栽培中对稗的防除越早所蒙受的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3.
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怒江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西南山茶(Camellia pitardii Cohen Stuart)及其变种云南野山茶(Camellia pitarii var. yunnanica Sealy)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特征对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的分类鉴定是有价值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对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进行了分类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抗烟草花叶病毒(TMV)转基因烟草的初步选育GeneticTransformationofYunnanCommercialTobaccoCultivarwithTMV54kDgeneandResistanceofTransgenicPlantstoT...  相似文献   
5.
烤烟栽培品种G—28,K326抗病毒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病毒病是云南烤烟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试图采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TMV54KD蛋白基因转人云南烤烟栽培品种,获得抗TMV的转基因植株,减少由TMV危害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转化云南烤烟栽培品种红花大金元,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戴体质粒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II)和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烟草花叶病毒(TMV) 54KD蛋白基因,烟草叶片与携带载体质粒的根癌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含50μg/ml卡那霉素(Km)的MS+2.0mg/m16-BA+0.1mg/LNAA培养基上培养筛选,2-3周后分化出芽,切下小芽转移到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MS+0.2mg/ml NAA的培养上进一步培养基筛选并使转化体生根,再对生根植株叶片进行Km抗性鉴定,结果表明,Km抗性标记基因(NPTII)在烤烟植株中已得以表达,间接证明TMV54KD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烤烟植株的基因组中,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TMV摩擦接种表现出明显抗性,选择抗性植株,单株收种子,以对其后代抗性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7年Bourgin和Nitsch成功地从烟草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后,国内外广泛开展了烟草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并把烟草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我国将花药培养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先后选育出一批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学名畴香石竹,是世界名贵切花品种之一,传统生产上康乃馨主要依靠侧芽扦插来扩大繁殖,在这种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侵染,造成种源不断退化.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除感染的病毒,以恢复品种特性,提高切花的产量和质量.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早在1952年莫勒尔通过培养大丽花茎尖获得无病毒植株,1955年又用马铃薯为材料培养出无病毒植株,目前至少已有30种植物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