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6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评价适合选育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杂交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纷纷建厂,对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根据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6项选育指标(炸制品质、薯形、产量、大中薯率、抗病性、熟期),对14个马铃薯杂交组合进行单个指标的评价和组合的级别评价,最终确定组合F81109×B5141-6、B5141-6×F58050、F67128×F61101、F49013×F61101、F71002×F59103可作为选育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有前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二倍体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及其2n花粉频率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种植,比较了马铃薯二倍体与四倍体的长势,叶色,薯形,薯皮色,薯肉色,芽眼深浅,等植物学和农艺性状,并对二倍体马铃薯的花粉育性以及2n花粉的频率进行了鉴定。根据单株产量块茎数,薯形,2n花粉频率等综合性状,筛选出DY14-4-25,DY4-30以及Q49-1-9,为进一步开展马铃薯分解育种工作打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栽培法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所谓营养液栽培法是与肥力特性的土壤栽培方式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无土壤和无土壤肥力的栽培方式。土壤是岩石经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矿物质被腐殖质熟化而成。这种团粒结构具有保水、通气、贮存养分等特性。土壤栽培实际上就是根据农田的土壤性质、土壤的质地、耕层的深度等进行不同的培肥管理,使作物在具有一定适宜的营养成分和浓度的环境中,持续不断地吸收各种营养。营养液栽培抛开了复杂的土壤环境,将作物直接放在具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浓度的培养液中进行栽培。根据供氧机制不同,营养液栽培可分为循环流动、水气培及喷雾…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主要栽培作物玉米,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根据作物生长速度曲线,求出光能利用系数的时间动态过程。提出用生长季>10℃(小麦用>5℃)积温的分布,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并对其进行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订正,给出了计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转录后基因沉默与植物对外界病毒的抵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已经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确定病原菌的侵染特性对于早期预报和防治干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侵染马铃薯过程中薯块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马铃薯被拟丝孢镰刀菌侵染后,丙二醛(MDA)含量都出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薯块抵抗病原菌的侵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双宝,吕文河(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生物工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植物的外源基因转化已经开始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补充.据1993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了早春播种,让其植株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开花,并结合蕾期授粉的方法。克服了自交不亲合性,获得了3000多粒IVP35(S.Phureja)的自交种子。 1984年以东农303(雄性不育)作被测母本,用IVP35各自交后代作授粉者所作的测交结果表明,诱发单倍体的隐性基因不只1对, 因为IVP35自交后代单株无性系间诱发单倍体的频率有显著差异。本试验还选育出了优良授粉者NEA—P16和NEA—P19。按100个浆果中产生孤雌生殖的植株来计算,NEA—P16和NEA—P19诱发孤雌生殖的频率分别为IVP35的2.66和2.48倍。与优良授粉者的选育及孤雌生殖有关的问题在本论文中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