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几种常见食用菌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食用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菌种老化、退化和不利变异带来的危害。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食用菌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简略的讨论了各种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利弊,为快速检测食用菌胞外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梢斑螟害虫的危害,分别用8% 高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5% 杀铃脲悬浮剂和5% 氟啶脲乳油等4种药剂对发生的梢斑螟害虫进行喷雾防治,以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通过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对梢斑螟防治效果不同,对红松球果被害情况的抑制作用也不同.8% 高氯氟·噻虫胺600mL/hm2和橙...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面和飞机2种作业方式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筛选最佳施药量,采用地面超低量喷施和飞机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对美国白蛾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地面超低量喷施4、5、8倍液的防治效果(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 22%、96. 69%、90. 88%,飞机喷施450、750、1 050 mL·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 25%、96. 12%、92. 68%。根据防治效果方差分析可知,地面超低量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以5倍液的标准为宜,飞机喷施以750~1 050 mL·hm~(-2)的施药量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开展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分别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mL-1悬浮剂、10亿PIB·g-1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对美国白蛾一代和二代幼虫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在防治一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10亿PIB·mL-...  相似文献   
5.
6.
为明确辽宁东部地区危害红松的梢斑螟种类及发生规律,有效解决梢斑螟防治药剂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和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对梢斑螟种类进行鉴定,并选用8%噻虫胺微囊悬浮剂(CS)、3%高效氯氰菊酯CS、5%杀铃脲悬浮剂(SC)、5%氟啶脲乳油(EC)进行无人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辽宁东部地区发生的梢斑螟种类主要为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冷杉梢斑螟D. abietella和芽梢斑螟D. yiai;微红梢斑螟在宽甸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期;4种杀虫剂不同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药剂量600 mL/hm2的8%噻虫胺CS和橙皮精油助剂混用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93.6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用药情况,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17个松材线虫病发生省份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用药量、用药种类、防治效果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年用药量保持在2 000 t左右,其中防治媒介昆虫用药量占总用药量的80%以上,预防用药量比重逐年增加;各省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药剂种类达50余种,但当前登记在媒介昆虫和松材线虫的农药品种仅10种;在防治媒介昆虫用药中,噻虫啉使用量最大,占当年防治媒介昆虫总用药量的50%以上;在防治松材线虫用药中,甲维盐使用量最大,累计用药量占防治松材线虫总用药量的67.26%;用药量较大的13个品种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药剂存在的登记药剂种类少、药剂使用不科学、防治技术瓶颈等问题,提出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新农药产品登记、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支撑等建议,助力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林间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种群发生规律,验证F2型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诱捕效果,2018年5—8月在辽宁省抚顺市和丹东市开展了诱捕天牛试验.结果显示:F2型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具有较好引诱效果,在抚顺、丹东试验松林内,F2型引诱剂共诱捕到天牛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