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杨梅生产中的中后期管理是指杨梅从开花开始至果实成熟,直至杨梅施完采果肥的这段时期,在时间上是指4—7月上中旬止。这段时期杨梅生长的特点是:杨梅开花、生理落果、春梢生长结束、根生长旺盛期、夏梢生长、果实生长发育、病虫多发、梅雨季节多雨、果实成熟、采收等。这个时期的栽培管理主要内容有:杨梅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病虫害治理、在多雨期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土壤管理、施壮果肥和根外追肥、杨梅成熟期分批采收、施采果肥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农业作物投入产出比,提出了一种适合干旱地区农业自动灌溉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算法以带精英策略的非分支排序遗传算法(NSGA-II)为基础,以滴灌系统总费用最小和农业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灌溉系统和农作物需求为约束,基于不充分灌溉原理,实现了在总体供水不足的情况下节水灌溉的优化配置。伊犁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仿真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沙棘拥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在我国西部生态工程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80%的沙棘资源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因此,对沙棘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沙棘资源开发方案,对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一)病虫害种类繁多
  荥阳市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受栽培条件、耕作制度、气候条件的影响,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其中,麦田常发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蚜、麦蛛蛛等,玉米田常发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蓟马等。小麦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9.33万hm2次,防治12万hm2次,秋作物病虫害发生4万hm2次,防治3.33万hm2次。  相似文献   
6.
试验目的为培植大豆产业,鉴定一批优质大豆新品种的表现情况和利用价值,为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特安排本试验。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一)供试品种本次试验共安排优质大豆新品种10个:郑交107、郑92116、豫豆25、豫豆22、周豆1l、周豆12、濮豆12(CK)、商豆1099、农引1号、开豆4号。(二)试验方法试验地点设在荥阳市廿里铺村,前茬为小麦,肥力中等,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采用随机区级排列,2次重复。每品种小区长5米,宽2.5米,小区面积12.5平方米。行距50厘米,株距11厘米,三粒摆播,单株留苗,密度除农引1号4000株/667m2(50厘米×33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青田县农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发展和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农民人均收入1993年为581元,到2009年已增长至5146元。  相似文献   
8.
9.
吴伟丽 《河南农业》2016,(28):54-55
正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尚未达到400kg,总体并不宽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是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一、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荥阳市地处河南省中部,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总面积90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穗肥纯氮施用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的影响,特以‘华浙优261’‘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穗肥不同纯氮施用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穗肥,4个水稻品种尽管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总颖花量、每穗粒数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穗肥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在穗肥纯氮施用量增至216 kg/hm2时,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出现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