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目前解决秸秆堆积污染、焚烧等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免耕播种机具大多存在作业能耗较大的问题,限制免耕播种机的进一步推广。对现有免耕播种机具粉碎输送部件进行机理分析,对不同的部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输送部件的降耗工作理论进展、机构的改进、参数的优化,分别进行分析与探究;对免耕播种机粉碎输送部件降耗技术的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现阶段免耕播种机降耗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残膜在农业生产中危害及机械化回收残膜的优势,论述了我国残膜回收机的分类和特点,并指出脱膜装置作为残膜回收机核心部件的重要性。针对国内残膜回收机的研究现状,介绍几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脱膜装置,并对其在实际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优缺点,为以后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的机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生荚果碰撞模型中恢复系数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CFD-DEM仿真过程中花生荚果与收获机械重要工作部件间的碰撞模型参数缺失问题,利用运动学方程原理设计了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测定装置,对花生荚果的弹性特性参数进行试验测定与分析。花生品种选用四粒红和白沙,采用L_(16)(4~4×2~3)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下落高度、荚果质量、含水率、品种、材料厚度等因素对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荚果质量、含水率、下落高度、材料厚度和花生品种,碰撞材料、荚果质量及含水率较为显著。花生荚果恢复系数随Q235、铝合金、有机玻璃、橡胶等材料依次减小,并随着荚果质量和含水率的增加而递减。碰撞材料为Q235(厚1mm)、含水率为17.5%的白沙、下落高度为100cm、荚果质量为1.3g时恢复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426 7;在相同条件下选用质量为2.5g含水率为8.3%的荚果时恢复系数达到最大值0.390 9。该研究可为花生收获机械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马铃薯等土下果实收获过程中,实时控制挖掘深度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农机自动限深相关技术概况,提出了一套基于SensComp公司的6 500超声波测距模块的自动限深测量和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本自动限深技术对于土下果实收获减阻降耗、提高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离散单元法,对螺旋输送机进行模拟仿真,研究螺旋外径与料槽之间的间隙以及物料摩擦系数对螺旋输送机输送量和功率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间隙与物料尺寸相同时,输送机输送量降低且功率消耗急剧增加;随着物料与输送机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螺旋输送机输送量降低,功率消耗增加;物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输送机输送量和功率消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耙齿式残膜回收机的工作机理,通过对收膜工艺要求和弹齿的受力分析,得出弹齿最佳入土工作角度的区间及弹齿曲率半径大小对残膜滚落性能的影响,从而确立耙齿最佳排列方式。通过分析耙齿工作中所有可能受到载荷,计算出弹齿的最大载荷,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得出弹齿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图,找出最大受力点和最大形变量,为后续弹齿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残膜回收是现阶段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主要方法。在当前已存在的残膜回收机中,残膜回带影响了机具的工作效率,膜回带逐渐成为残膜回收工作的技术难题。为此,总结了防膜回带机构种类及机理特点,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按当前膜回带形式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旨在为残膜回收机防膜回带机构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膜土输送与分离是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残膜回带率、膜土比为试验指标,根据对膜土输送与分离产生影响的条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法对网链式残膜回收机膜土输分机构关键参数进行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网链线速度、拐点夹角、网孔单元格面积对残膜回收有较大影响,各因素对回带率影响显著顺序为网链拐点夹角>网孔单元格面积>网链线速度;对膜土比影响显著顺序为网链线速度>网孔单元格面积>网链拐点夹角。田间试验采用优化结果参数取网链线速度2.2 m/s、拐点夹角113°、网孔单元格面积31 cm~2,此时回带率为1.85%,膜土比为5.49,与理论优化值对比误差小于5%。研究结果为铲链式挖掘收获机及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耙齿式残膜回收机收膜机构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耙齿式残膜回收机收膜率低下及漏膜严重的问题,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机收膜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耙齿曲率半径、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拾膜率、漏膜率为试验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拾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耙齿曲率半径、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漏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耙齿曲率半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耙齿曲率半径195mm、耙齿入土角度60°、耙齿间距110mm,对应的收膜率和漏膜率分别为94.7%、0.75%,且各性能指标和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耙齿式残膜回收机收膜机构的结构完善设计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铲筛式残膜回收机输膜机构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25,自引:23,他引:2  
垄作残膜回收对机具幅宽要求较高、地膜利用低、垄体高、垄沟残膜回收难、残膜碎片多、埋膜深等特点。铲筛式残膜回收机对土下残膜具有回收能力,在垄作残膜回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输膜机构缠膜率高和收获后残膜含土率高是制约铲筛式残膜回收机推广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铲筛式残膜回收机输膜机构作业质量,降低输膜机构的缠膜率及收获后残膜的含土率,该文运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得出最优筛面结构形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机输膜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振动筛振动频率、振动筛振幅、齿片间距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缠膜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振动筛振动频率?齿片间距?振动筛振幅;含土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齿片间距?振动筛振动频率?振动筛振幅;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振动筛振动频率3.9 Hz、振动筛振幅42 mm,齿片间距15 mm,对应的缠膜率和含土率分别为1.72%、32.81%,且各评价指标与其理论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铲筛式残膜回收机输膜机构的结构完善设计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