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河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五河县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以期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畜禽免疫就是通过接种生物制品,使畜禽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其中春秋两防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由于组织措施得力,多数县市的畜禽防疫密度都能达到100%,但抗体检测水平却  相似文献   
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聚合物,并对其溶胀性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聚合物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特征。将戊二醛、壳聚糖及聚乙烯醇混合后通过真空浸渍的方式注入竹材中并发生交联反应,测试处理材的干缩湿胀和防霉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可均匀分散在聚乙烯醇中,成膜均匀,两者相容性较好;处理材在浸水-干燥3次循环下干缩率为6.9%~7.4%,在吸湿-干燥3次循环下的干缩率为1.4%~1.5%,吸水和吸湿抗胀率最高达34.5%;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聚合物在竹材中的构建提高了竹材的防霉和防腐效果。未处理材在试验开始后霉菌便迅速长满,处理材霉菌孢子萌发推迟,生长缓慢,处理后竹材经褐腐菌密粘褶菌和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侵染后的质量损失率为10.0%和5.4%,与未处理材相比分别减少了8.0%和8.1%。竹材内原位构建壳聚糖/聚乙烯醇聚合物网络,既能够提高竹材的尺寸稳定性,又增加了竹材的防霉和防腐性能,同时为解决竹材尺寸稳定性差和易霉变腐朽问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渠道防渗是目前水利工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措施,但由于施工技术、气候及使用的原材料等原因,使渠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分析混凝土渠道防渗工程常见的问题,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水利工程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酸性染料由于颜色丰富,价格低廉而成为现阶段木材工业常用的染料。木材的染色效果通常与染料的渗透深度和分布均匀性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染料的染色效果,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国产速生材,以杉木边材为试材,研究恒温浸渍法、冷热交替法和真空浸注法3种工艺对染料纵向和横向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恒温浸渍法中,横向渗透性随着染液温度升高而增加,纵向渗透性则相反。横向渗透在染液温度为90℃时最大,为0.66~0.94 mm,而纵向渗透在染液温度为28℃时最大,为3.2~4.67 mm。在恒温浸渍中,染料的渗透深度随染色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无规则变化;(2)冷热交替法中,染料渗透性介于真空注入与恒温浸渍之间,温度差对横向渗透性的影响远大于对纵向渗透性的影响;相同时间内,交替次数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染料在横向的渗透性,而纵向渗透性远低于横向渗透性;(3)真空注入中,染料在纵向和横向渗透性均最大,比恒温90℃浸渍2 h提高2.0~3.0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物酶催化氧化特性,使无毒杀菌剂碘与竹材形成稳定化学键提高碘的抗流失性,增强竹材防霉性能,为天然无毒防霉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促进剂,采用漆酶催化碘化钾并与竹材反应,将碘固着于竹材中,赋予竹材抗流失性和防霉性能,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竹材处理前后的主要基团和元素变化。以4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以木霉、黑曲霉和桔青霉为试验菌种,研究不同浓度漆酶催化碘化钾对3种霉菌的防霉性能。为得到有效成分在竹材中的固着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碘含量,计算竹材中碘固着率。以木霉、黑曲霉和桔青霉3种混合菌环境感染流失和未流失处理材,测试竹材流失前后的综合防霉效果。【结果】漆酶催化碘处理竹材可有效提高竹材防霉性能,不同浓度(以质量百分数wt.%表示)漆酶的参与均优于碘化钾单独处理组的防霉效果,其中浓度为4. 8×10~(-3)wt.‰的漆酶/碘化钾处理材对木霉抵抗力最强,对黑曲霉和桔青霉效果次之,21天后几乎完全被霉菌覆盖。流失试验表明,碘化钾处理竹块碘固着率为37. 47%,质量百分数为4. 8×10~(-3)wt.‰的漆酶催化碘处理竹块后碘固着率提高到86. 13%。3种混合菌环境下碘化钾只拥有有限的防霉效果,加入漆酶后防霉效果明显提高。FTIR和XPS分析表明,漆酶催化碘处理能使竹材木质素发生变化,并在木质素上形成C—I键,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变化较小。【结论】利用漆酶催化碘处理竹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竹材防霉性能,漆酶浓度越大,防治效力越高。漆酶催化碘处理竹材能有效提升碘在竹材中的固着率。无论是否经过流失试验,漆酶催化碘处理竹块防霉效果均明显高于碘化钾处理竹块。该研究结果不仅可拓宽漆酶等生物酶的应用领域,而且也能为食品或人体接触的竹材提供安全可靠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赣中地区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千家万户零星分散饲养逐步减少。规模养猪已逐步成为生猪生产主体。多数地区生猪生产在专业户、重点户的基础上形成了较集中联片的养猪小区,这些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各有千秋,效果不一。为了使小区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笔者对养猪小区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供小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华平 《南方农机》2019,(13):195-195
在职业教育中,机电及相关专业教学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不断增设,类别也不断细分,为实现生产制造、管理和服务系统的高效管理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概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详细分析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创新及实践教学的规划,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稻育种及生产上重产量而轻品质,致使水稻稻米品质不佳品种比例较高。我国优质稻发展处于高产导向转向优质导向新阶段,相对于日本、韩国、泰国成熟的优质稻生产体系,整体稻米市场竞争乏力,已无法满足国内民众对优质米的需求。积极发展优质稻是顺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稻谷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决定稻谷品质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土壤和气象生态、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条件等对稻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优质稻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优质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染色材已广泛应用于竹窗帘、竹工艺品、竹地板和竹家具等领域。但是,染色材在应用过程中易受光照影响而褪色和变色,特别是紫外光。以4年生新鲜毛竹为试验材料,对常用染料染色材耐光性进行研究,并采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壳聚糖前处理竹材等方式探索提高染色竹材耐光性。结果表明,所选染料中,酸性染料染色材的耐光性最好,大多数染料的染色材在光照下明度变化最小,红绿轴色品指数变化最大;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壳聚糖前处理均能提高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材的耐光性,后者的效果优于前者,对酸性染料,ΔE降到5以下,但2种方式对碱性染料和分散染料作用不明显;壳聚糖前处理与紫外线吸收剂相结合对染色材耐光性的作用较2种方式单独处理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