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是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键是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渠道。本文认为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可以通过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模式,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模式,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决策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单一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证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可以依据公共产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与此同时,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有机构成的视角构建数字农业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分析框架,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数字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当前阶段数字农业发展会导致农村居民收入下降和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东、中、西部地区及各省份数字农业发展情况及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数字农业主要通过降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进而削弱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创造效应”,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下降。政府应结合数字农业发展的时代必然性以及现状寻找未来发展数字农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已严重威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