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进奉贤区农技推广工作,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了奉贤区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植堡丰叶面有机肥具有活化植物细胞、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吸收养分、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作用。根据植堡丰叶面有机肥的功能,我们在水稻上进行了试验。旨在探索植堡丰合理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及对产量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沪紫黑糯1号”玉米的产量,保持其优良品质,笔者进行了该品种不同栽培方式及不同采收期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移栽方式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使玉米提早成熟,且及早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授粉后第22~24天采收最佳,能提高玉米鲜穗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交大木霉菌改良菌株"交大农威"对西瓜枯萎病小区试验的防效结果,于2006年进行了其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交大木霉菌改良菌株"交大农威"对西瓜枯萎病的预防控制效果良好,为该药剂后阶段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探索超高产杂交籼稻在上海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生育特点及产量表现,对"Y两优2号"、"两优1128"2个超级稻品种进行了小面积试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太适宜种植这两个杂交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6.
油菜"核杂7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低油菜品种“核杂7号”进行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核杂7号”氮吧适宜施用量为225~315kg/hm^2;当氮肥施用量225kg/hm^2时,年后氮肥施用比例应为25%~40%;种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给"沪香粳106"示范推广提供丰产栽培技术支撑,2015~201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量、不同施氮量及前后期施氮比例对"沪香粳106"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沪香粳106"作单季稻人工直播栽培,在播种量67.5 kg/hm~2、施氮总量270 kg/hm~2、基蘖肥∶穗肥为8∶2的情况下,单株发育良好,群体协调适宜,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新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贯彻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重心由事前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的重要措施。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种子长效追溯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秩序,可有力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品种权权益。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包括完善备案管理体系、严格种子市场准入、提高种子备案的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6个鲜食甘薯新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和鲜食品质等方面的考评,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宁紫薯1号’、‘浙132’和‘宁43-8’3个优质特色鲜食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鲜食口感品质好、富含花青素等营养保健成分,而‘浙132’不仅较耐贮藏,并且和‘宁43-8’一样具有鲜食品质好、丰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奉贤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围绕服务“三农”的宗旨,强化利用促建的推进机制,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站和农村信息员等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使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进村入户,逐步构建农民的“网上社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区、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培训农村专业信息员180名,60%的规模种养大户能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80%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网站。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奉贤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效及其发展对策作一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