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三牛兴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奶牛性别控制胶囊,是由天然中(草)药(马齿苋、丹参、益母草、甘草)的提取物制成。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产品性控指标为70%~75%.是较适合我国农村奶牛养殖户和生产基层使用。为了验证产品的效果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生产条件下使用效果的初步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小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有ITS、丙酮酸钠、次黄嘌呤、血清、FSH、LH、E2的α-MEM基础液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氢化可的松(HC),对直径<100 ?m(平均直径61~70?m)的牛小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试验I,在FSH、LH、E2浓度分别为0.25 ?g·ml-1、5 iu·ml-1、0.5 ?g·ml-1时,卵泡体外培养7 d, EGF和bFGF联合存在好于分别单独存在时的培养效果,当bFGF(25 ng或50 ng)剂量保持不变,提高EGF含量(25 ng,50 ng)有抑制卵泡发育的作用;增加bFGF的剂量有助于腔前卵泡的发育。 试验II,当FSH、LH、E2分别调整到4 ?g·ml-1、10 iu·ml-1、0.1 ?g·ml-1,并添加了氢化可的松(40 ng·ml-1),卵泡体外培养13 d,在试验3组(EGF 25ng)和试验4组(EGF 25 ng+ bFGF 50 ng),卵泡发育率和卵泡平均增长直径均显著好于试验1组(未添加EGF、bFGF、氢化可的松)和试验2组(只添加氢化可的松)。体外培养第20 d,试验3组和试验4组卵泡发育率分别为15.79 %和25.58 %,卵泡最大增长直径分别为300和320 ?m,并形成小的卵泡腔(成腔率分别为7.69 %和17.65 %),而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卵泡发育率均为0。表明体外培养腔前卵泡时,不同的培养体系对其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种成分之间存在互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卵泡生长发育关系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不同类型黄体之间 ,黄体功能的强弱不同 黄体功能由强至弱依次为圆锥状型 (Ⅰ型 )、火山口状型 (Ⅱ型 )、蘑菇状型 (Ⅲ型 )、扁平片状型 (Ⅳ型 )、表面无黄体型 (Ⅴ型 ) 2 )黄体类型对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 Ⅴ型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与Ⅰ、Ⅱ、Ⅲ、Ⅳ型的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Ⅰ、Ⅱ型之间差异不显著 Ⅲ、Ⅳ之间差异显著 ,Ⅰ、Ⅱ型与Ⅲ、Ⅳ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3)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平均直径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牛卵泡酶活性染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应用组织化学手段对牛卵巢中卵泡葡萄糖 6 磷酸酶(G 6 P酶)和碱性磷酸酶(AKP酶)进行酶活性反应显示。旨在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酶活性反应显示效果,以便更好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内酶的定位和酶活性反应的强弱.结果:对G 6 P酶检测效果以实验Ⅱ组好于实验Ⅰ组和对照组。其卵巢组织结构及卵泡形态较清晰;切片背景为浅粉色,酶活性处呈现棕色沉淀,酶活性反应显示较好;对AKP酶检测效果以实验Ⅰ组好于实验Ⅱ组和对照组,其卵巢组织结构及卵泡形态非常清晰,切片背景为兰色,酶活性处呈现黑色沉淀,各级卵泡上酶的反应显示较好。结论:不同染色方法对酶活性反应观察效果不同;牛卵巢卵泡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结构部位,酶的活性具有强弱不同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胚胎移植技术在小型牛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技术的发展使奶牛育种发生革命性变化,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牛群选育改良的进展,促使牛场高产牛的发展和牛群质量的提高。我国自70年代后期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和研究,并获得较好效果和经验。今后将会逐步得到发展和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牛场来说,由于牛群数量较少,进行鲜胚移植则存在可用受体供给的困难,因而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搞清鸡的染色体数(2n=78)以及存在于鸡的微小染色体和大染色体的结构及遗传行为,以及雄性为ZZ型,雌性为ZW型等问题,国外已从60年代末开始,国内开展较晚已先后从鸡的骨髓、羽髓、外周血培养,以及鸡胚胎组织中制备得到染色体标本,从而促进了鸡以及禽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搞清鸡的染色体数以及存在于鸡的微小染色体和大染色体的结构及遗传行为,国外已从60年代末开始。国内开展较晚已先后从鸡的骨髓、羽髓、外周血培养,以鸡胚胎组织中制备得到染色体标本,从而促进了鸡以及禽类染色体研究的进展。上述方法虽各有特点,但都存在着取材和方法上的局限和不足,如骨髓法需杀鸡取髓,适用于雏鸡或后期鸡胚;羽髓法各日龄鸡均适用,但需一定设备条件,操作也较复杂;鸡胚  相似文献   
8.
奶牛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是奶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奶牛业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发展迅速,为转变奶牛养殖方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奶牛养殖小区的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建设、管理混乱的现象。笔者结合吴忠市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9.
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在α- MEM和 D- MEM/ F1 2 基础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 ITS、丙酮酸钠、谷氨酰胺、次黄嘌呤和血清 ,观察了不同基础液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而筛选出较好的组别。在筛选出的基础液组别中添加 3个水平的FSH、L H、E2 ,观察了其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α- MEM和 D- MEM/ F1 2 2种基础液中以α-MEM为好 ,不同的基础培养液组合对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有一定的影响。添加不同水平的激素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也有显著影响。试验初步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液成分为α- MEM ITS(I- 5 m g/ L ,T- 5 mg/ L ,S- 5μg/ L ) 丙酮酸钠(0 .2 3mmol/ L) 谷氨酰胺 (1.5 m mol/ L) 次黄嘌呤 (2 m mol/ L) 血清 (7.5 % ) FSH(0 .2 5 mg/ L) L H(5 IU/m L ) E2 (0 .5 mg/ L )。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高碑店城市污水对家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家鱼受精卵卵膜膨胀,胚胎发育速度,受精卵半数孵化时间,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为观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为28%的高碑店污水对鱼的胚胎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与该污水对仔鱼及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毒性试验相比,鱼类胚胎发育受污水影响更为敏感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