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来评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8只6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1.73±0.21)kg、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红花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红花粕)和水飞蓟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水飞蓟粕)。预试期和正试期各5 d。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的总能(GE)及各营养物质含量,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8.81 MJ/kg、93.76%、23.94%、14.95%、19.92%、11.99%、2.19%、1.64%、4.93%、0.37%、0.57%、49.32%与17.12 MJ/kg、91.94%、23.62%、16.21%、38.57%、22.73%、4.04%、2.07%、5.31%、0.29%、0.68%、42.09%。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GE、DM、CP、CF、NDF、ADF、EE、Ash、Ca、P和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60%、61.72%、62.39%、15.68%、26.30%、14.75%、80.69%、38.35%、59.35%、31.98%、79.61%与63.13%、61.94%、68.01%、15.74%、27.64%、14.98%、79.90%、38.20%、60.44%、32.99%、79.81%。由此可见,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不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一定差异,结合2种原料各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分析,2种原料均可作为獭兔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应用,并且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发酵精料添加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60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伊拉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则分别饲喂以5%(5%FC组)、10%(10%FC组)和15%(15%FC组)的发酵精料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基础精料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1)3个试验组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精料对肉兔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15%的发酵精料对肉兔背最长肌的剪切力、pH、肉色、蒸煮损失以及滴水损失等物理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发酵精料添加水平的升高,肉兔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天门冬氨酸(Asp)含量有增加趋势(0.05≤P<0.10);5%和10%FC组精氨酸(Arg)含量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0.05≤P<0.10)。4)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肉兔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提高趋势(0.05≤P<0.10),10%和15%FC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背最长肌中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0%和15%FC组背最长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15%的发酵精料可提高肉兔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兔肉品质及风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內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选用1.5岁左右健康的獭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獭兔分别饲喂玉米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型和木薯淀粉型无氮饲粮。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内源氮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氮(MFN)和内源尿氮(EUN)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氮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内源能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能(Fm E)和内源尿能(Ue E)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能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由此得出,虽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MFN、EUN、Fm E和Ue E均无显著影响,但总体看,木薯淀粉组獭兔的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要高于玉米淀粉组和马铃薯淀粉组。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的繁殖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真菌毒素,是猪生产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谷物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食入被其污染的饲料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性能。本文就ZEA在猪饲料中的污染现状、对母猪的繁殖毒性以及毒性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又称F-2毒素,是一种主要从患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由镰刀菌产生、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的真菌毒素。ZEA理化性质较为稳定,难以降解,危害严重。文章就ZEA的理化性质、污染情况及ZEA的免疫毒性、细胞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肝脏和肾脏毒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生长獭兔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60 d断奶獭兔64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0.3%的LBP,预饲期5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LBP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生长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能力,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推荐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择18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50±0.20)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早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早稻)、晚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晚稻)。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早稻与晚稻中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6.25 MJ/kg、86.32%、7.82%、1.32%、8.54%、23.35%、10.54%、1.54%、3.58%、0.53%、0.38%、64.76%与16.07 M J/kg、89.17%、6.88%、1.32%、9.07%、24.55%、11.57%、2.01%、3.96%、0.62%、0.21%、63.71%。2)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43和10.32 M J/kg,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GE、DM、CP、EE、CF、NDF、ADF、Ash、Ca、P、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5.33%、74.32%、76.69%、68.59%、13.12%、38.63%、27.11%、52.23%、50.03%、15.54%、74.35%与64.22%、76.15%、70.92%、72.93%、14.35%、38.49%、27.09%、52.03%、48.63%、14.99%、73.64%。由上可知,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差异较小,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当;早稻和晚稻均可以作为生长獭兔的能量饲料来源,二者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无氮饲粮对家兔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家兔内源氮代谢的研究提供参考。选取1.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獭兔、肉兔、毛兔各20只(公母各占1/2),将每个种类的家兔按照性别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无氮饲粮,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1) 3种家兔无氮饲粮组肠道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基础饲粮组,其中獭兔、肉兔和毛兔分别提高了8.00%、4.08%和20.69%以及12.45%、12.19%和9.47%,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3种家兔无氮饲粮组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低于基础饲粮组,其中獭兔、肉兔和毛兔分别降低了5.47%、8.20%和9.98%以及4.34%、0.96%和8.97%,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在盲肠菌群结构方面,无氮饲粮组獭兔拟杆菌属(Bacteroides)、瘤胃球菌科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基础饲粮组,瘤胃球菌属1(Ruminococcus_1)、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基础饲粮组。无氮饲粮组肉兔拟杆菌属和艾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基础饲粮组,瘤胃球菌属1、毛螺菌科NK4A136群和不可培养紫单胞菌科(uncultured_bacterium_f_Porphyromonadaceae)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基础饲粮组。无氮饲粮组毛兔拟杆菌属、艾克曼菌属和Lachno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基础饲粮组,不可培养拟杆菌目S24-7群(uncultured_bacterium_f_Bacteroidales_S24-7_group)和瘤胃球菌属1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基础饲粮组。综上所述,无氮饲粮对家兔的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均有一定影响,应用无氮饲粮法研究家兔内源氮代谢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低剂量玉米赤霉烯酮的饲粮对SD雌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4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SPF级SD雌性大鼠75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为Ⅰ组,试验Ⅱ~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5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并分别于正式试验期的第14、28 d和42 d进行屠宰。结果如下:①低剂量(200~5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对SD雌鼠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28 d屠宰时Ⅴ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 d屠宰时Ⅲ组和Ⅳ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肝脏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SD雌鼠对CP、CF、EE、Ca、P等营养素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低剂量(200~5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促进SD雌鼠生长,抑制肝脏和脾脏发育,对肾脏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