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1.
为了寻求能够充分发挥草茎点霉粗毒素活性的最佳培养条件,笔者利用有机溶剂萃取草茎点霉发酵液,获得粗毒素,采用针刺法、种子萌发法确定草茎点霉毒素合适的提取条件及对鸭跖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草茎点霉胞外毒素活性较高,3种有机溶剂中乙酸乙酯萃取效果最好,产毒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14天、培养方式为150 r/min震荡培养。粗毒素浓度在1000 μg/mL时种子萌发抑制率为26.09%,病斑面积达到6.85 mm2。萃取毒素采用有机溶剂的种类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方式对草茎点霉粗毒素的活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紫穗槐种子杀蚜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和栖息法测定了紫穗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麦二叉蚜具有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最低作用浓度为6.25 mg/mL.紫穗槐对麦二叉蚜的杀虫活性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石油醚萃取物在24、48 h后LC(50)分别为0.695 0、0.562 1 mg/mL;正丁醇萃取物在24 h、48 h后LC(50)分别为0.687 6、0.572 6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在24、48 h后LC(50)分别为1.205 4、0.755 8 mg/mL.在浓度为25 mg/mL时,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24 h拒食率分别为96.67%,80%、86.67%.  相似文献   
3.
2-氧代和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对14种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2-氧代和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谱,选择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氧代和2-羟基环戊、己、庚、辛、十二烷基磺酰胺(A1~A5和B1~B5)共10个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其对14种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并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在质量浓度50 mg/L下,2-氧代环庚、环辛烷基衍生物(A3、A4)和2-羟基环庚、环辛烷基衍生物(B3、B4)的杀菌谱接近或宽于对照药剂百菌清。精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A3和B3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8种病原菌的EC50值均在20 mg/L以内。2-氧代和2-羟基对该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7、8员环化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5、6员环和12员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2-酰氧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的组合合成与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快速获得具有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按照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将18个N-取代苯基-2-羟基环己烷基磺酰胺分成8个大小不等的原料库(A),分别与过量的2-乙氧基乙酰氯(B1)和4-氟苯甲酰氯(B2)反应,获得16个2-酰氧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组合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组合库中36个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为供试靶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结果表明:当A的苯环上含有多个Cl或CF3等吸电子基团时,与B1反应生成的组合库的活性普遍较高,其中活性组合库A5B1、A6B1和A7B1的杀菌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腐霉利;黄瓜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活性组合库A6B1和A7B1的防效也与腐霉利相当。在组合库生物活性筛选中化合物的结构、含量和数量是影响筛选结果的3个因素,其中结构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14个地区多种作物田采集土样56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及筛选,获得了对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具有拮抗作用的16株细菌,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为菌株SDYT-79,其对黄瓜褐斑病菌的抑菌带宽度达37mm。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DYT-79对黄瓜褐斑病的防效达58.4%。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该菌株对黄瓜褐斑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无菌滤液及10倍稀释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100%。黄瓜褐斑病菌孢子在100倍、1000倍稀释无菌滤液中虽能萌发,但芽管形态异常。抑菌谱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带在19.9~41.9mm之间。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