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皖南山区稻秆潜蝇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市位于皖南山区,辖石台等3县1区。2002年前本市无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发生为害的记录,安徽省也未见有关稻秆潜蝇发生为害的报道。2002年5月,石台县植保站在病虫害调查中,发现中稻秧苗出现1种新的被害症状,有害虫蛀入秧苗茎内,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皖南山区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台县为例,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石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该研究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耕地自然要素评价综合指数法对石台县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 该技术很简单,主要是改变现有收集雨水的蓄水方法。在需用水的高处修建小口洒瓶状蓄水池,如灌地按每亩20立方米左右修建小口蓄水池,灌田按每亩100立方米左右修建小口蓄水池等。在山上的最高层修建小口蓄水池灌第二层;在第二层修建小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皖南山区稻秆潜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石台县天然富硒大米产业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台县具有发展天然富硒大米产业的天然富硒资源及优越的生态环境,境内有多个富硒大米生产基地,拥有"大山第一村"、"石台硒米"等多个品牌。由于石台县富硒耕地分布较为分散、富硒大米行业检测标准及市场监管不完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致使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本文提出加强富硒大米种植与加工技术的研发创新、完善富硒大米地方标准的制定与监管、发展品牌营销战略、"互联网+"富硒水稻等举措,对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促进石台县功能农业转型及带动石台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石台县为例,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石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该研究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耕地自然要素评价综合指数法对石台县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承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2):44-44,49
分析了石台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及土壤中镉的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施硒肥后,土壤pH提高了0.19个单位,提高率为3.01%,同时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率为2.96%,促进了镉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叶面施硒肥能显著降低水稻对镉转运特别是秸秆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降低率达15.13%,同时提高水稻对硒的转运特别是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提高率达18.69%。不同硒肥处理下,糙米中镉含量为0.159~0.183 mg·kg-1,硒含量为0.216~0.244 mg·kg-1,不同硒肥处理均能使糙米达到降镉增硒的效果,且叶面施硒肥处理相较于基施硒肥处理的效果更好,并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同时使用下的效果最佳,其对糙米中镉含量的降低率达26.39%,硒含量的提升率达41.50%。综上,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基施硒肥或叶面施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并提高稻米对硒的富集,且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处理是降低糙米镉含量与提高糙米硒含量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30%辛·氰乳油能有效地防治茶树的茶尺蠖,并具有对害虫击倒速度快、药效期长等特点。用量以600~750ml/hm2为宜,施药时间为幼虫2~3龄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硒镉高背景区水稻的降镉增硒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调理剂处理进行效果对比,分析其对水稻产量、不同部位镉硒吸收转运、土壤pH、有效态镉含量及镉的化学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钙镁磷肥外,其余处理产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增产范围在11.95%~25.98%。不同调理剂均较对照降低籽粒中镉含量以及提升硒含量,各处理下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除石灰处理外其余各调理剂处理籽粒镉含量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 mg·kg-1)以下,其中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籽粒降镉增硒效果最好。相较对照,施用不同调理剂土壤pH值增加0.10~0.61个单位,从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的含量,使土壤镉向残渣态转化。其中森美思处理下土壤镉的弱酸提取态降幅最大,达到17.59%;生物有机肥处理下土壤镉的可还原态降幅最大,为40.13%。钙镁磷肥+硫酸钾、森美思和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为3.39、3.31和3.18。综合来看,在硒镉高背景土壤中安全生产富硒水稻时,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镉有效性,抑制水稻中镉的迁移转运并促进籽粒对硒的富集,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