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生产上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国产有效药剂匮乏和用药适期不清的问题,于1988—1991年对国产药剂进行了室内系统测定、筛选和田间试验、示范,提出70%乙锰混剂为防治斑点落叶病的较好国产药剂。在用药时期上,提出应采取重点防治前期、中期发病,兼顾后期防治的用药原则,方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斑点落叶病已成为大连地区苹果树上的重要防治对象,其中元帅系和印度等主裁品种受害尤为严重。以往当地在生长季防治苹果树的叶、果病害主要是喷洒波尔多液。但是,该药剂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甚差,往往在生产上造成大量提早落叶,严重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花芽形成,削弱树势,降低树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鄄CLSV)、樱桃卷叶病毒(CLRV)、樱桃小果病毒(LChV)、樱桃病毒A(CVA)及伊庇鲁斯樱桃病(EpCV)等几种侵染大樱桃的重要病毒的发生状况、形态、分类地位、基因组、检测技术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苹果链格孢菌侵染对感病苹果品种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lternaria mali分生孢子接种在苹果元帅品种叶片的下表皮,保湿培养3~24h,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接种后3h,表皮及叶肉细胞的质膜发生内陷,出现囊泡,暗染色颗粒及管状结构,叶绿体膜结构解体,电子致密物质沉积,基粒排列混乱松散,外膜破裂等。接种后24h,叶片表面出现病斑,细胞质浓缩,细胞壁出现颗粒物,细胞变形,病健组织交界处,叶绿体基浓缩,出现脂质球,同时还观察到,距离病斑2mm处,许多叶肉细胞中出现密度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质,小叶脉木质部中出现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5.
大连地区甘薯茎线虫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大连市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ipsaci(Kuehn)Filip)严重发生主要是与到重病区引种(苗)、多年重茬种植、忽视田间卫生、缺乏抗(耐)病品种、生产上没有对症防治药剂有关。4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在防治对策上应以严格检疫制度、合理轮作、改善栽种环境、建立无病苗种田、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使用5%神农丹颗粒剂,采用穴施的方法,防效可达88.3%-96.3%。  相似文献   
6.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形态及侵染行为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分离培养的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及其在寄主细胞组织中的侵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在生长旺盛期,寄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细胞器,生长后期,细胞内出现质膜内陷及分泌小泡。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细胞中则储存了大量脂滴状物质,并且细胞壁加厚。其侵染机制是以病原菌产生的寄主特异性毒素为始动因子,使寄主细胞受到某种生理障碍后,菌丝直接由细胞壁侵入细胞内部和叶片中。  相似文献   
7.
大樱桃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樱桃卷叶病毒(CLRV)、樱桃小果病毒(LChV)、樱桃病毒A(CVA)及伊庇鲁斯樱桃病(EpCV)等几种侵染大樱桃的重要病毒的发生状况、形态、分类地位、基因组、检测技术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