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信息时代,软件技术更新迅速,对硬件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同时,过快的发展也令软件技术不足之处逐步显现。其发展空间虽大,优势明显,却包含不可靠性因素。因此,本文就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展开研究,通过内涵、特征探讨,研究了软件技术不可靠性表现。对实现有效的优化补充,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全面、持续、优质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EnMAP-Box的遥感图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07年6月云南省勐腊县TM遥感数据,利用EnMAP-box进行了支持向量机的图像分类研究,以网格搜索法寻找最优参数,在设定的范围内,求得了最优C和g参数,用此参数进行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图像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SVM方法较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特别是阔叶林和橡胶林的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于面积较小的次要类型,2种分类方法的精度基本保持一致;SVM的总体精度相对于最大似然分类提高了11.9%。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模式内涵展开探讨,通过必要性研究,原则分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应用策略。对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铺地景观在园林中的“底”性特质,常常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者们所忽略。但它却是构成园林景观整体形象的有机组分。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园林中铺地景观建设的弊端和特点,结合古典园林中铺地景观特点的分析,对怎样在当前的城市园林中创造铺地景观形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氮的生物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养殖水体N的生物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指出养殖水体中N循环主要起源于所加入的配合饲料及有机或无机肥料,在生物和非生物共同作用下含氮化合物不断迁移转化,构成复杂的动态平衡,其中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泥水界面层是有机物矿化和营养物质再生的重要场所。并提出渔业生产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厌氧共消化是市政有机固废减量化资源化的主流工艺之一,然而湖北省武汉市仍缺乏具有本地代表性的厨余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效能及潜在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生化产甲烷潜力批式实验、动力学分析和共消化性能评估考察了武汉本地典型厨余垃圾和剩余污泥的比例对厌氧共消化效能和潜在应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厨余垃圾与剩余污泥共消化的产甲烷速率比厨余垃圾单独消化提高了40%~96%;厨余垃圾与剩余污泥的最佳比例为2∶1(基于VS),此时实际产甲烷潜力为408 mLCH4·g-1VSadded,比理论叠加值提高了11.2%;厌氧消化的渗透率达到60%时,武汉本地的厨余垃圾和剩余污泥通过厌氧消化回收的能量高达6100万m3CH4·a-1或2亿kWh·a-1,可以供应约7.6%的居民生活天然气需求量或1.7%的电力需求量,可为武汉本地乃至全国的厨余垃圾和剩余污泥共消化提供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环境景观的类型、设计原则,并探讨地铁出入口环境景观设计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青海大格勒干旱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围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GL1的生物学活性,并对菌株DGL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拮抗瓜类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孢病菌(Fusarium acuminat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活性,发现DGL1对3种病原真菌均具拮抗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均>26 mm);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测定菌株降解纤维素活性,发现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纤维素活性;改良阿须贝(Ashby)无氮培养基检测证明菌株有固氮活性。对菌株促高原牧草燕麦(Avena sativ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紫羊茅(Festuca rubr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生长活性进行分析,发现DGL1具有促进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能力;采用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10对菌株DGL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分析,表明菌株DGL1基因组DNA全长3 915 550 bp,GC含量为46.47%,CDS数量为3 972,有86个tRNA,27个rRNA,与COG,GO,KEGG数据库比对分别注释到2 970,2 926,2 160个功能基因。本研究结合生物特性与基因组分析对菌株DGL1进行了促生和抑菌相关功能基因预测,为其促牧草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菌悬液(浓度为1×107 cfu/mL)灌根试验,测定分离自青海乌兰荒漠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际的4株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WL81、WL911、WL92和WL99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促生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透明圈法、CMC-Na法分别检测菌株拮抗、固氮及降解纤维素活性,对菌株耐盐及低温适生性进行测定,利用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4株菌株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促生效果。菌株WL911对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具有显著拮抗效果(抑菌圈直径>15 mm)。4株菌株在改良阿须贝无氮固体培养基上均产生透明圈(透明圈直径≥20 mm),表现出一定的固氮能力。4株菌株均具有显著降解纤维素活性。菌株WL911、WL92和WL99可耐受0.13 kg/L的盐浓度、4℃低温,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及耐低...  相似文献   
10.
为青海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高地上生物量筛选优良的生防芽孢杆菌菌源,采用16S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自青海省黄南州高寒草甸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根围的3株芽孢杆菌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检测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活性;菌悬液(细胞浓度为106 cfu·mL-1)浸种以检测菌株对植物催芽及促生效果;CMC、Gram染色法及DNS法检测菌株降解纤维素活性,并扩增菌株降解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结果表明,菌株HNC3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菌株HNC8、HNC11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瓜类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均≥11mm);3株菌株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具有明显的催芽及促生效果;小麦种子经菌株HNC3菌悬液处理后,芽长、根长增加率分别达55%、80%;菌株HNC3降解纤维素酶活高达367.51U·mL-1,并在该菌株中扩增到地衣聚糖酶(Lichenase,blg1S)、甘露糖苷酶(mannosidase,ManSig)、木聚糖酶(xylanase,xynD、xynB)4个纤维素酶编码基因。分离自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根围的3株芽孢杆菌兼具拮抗、催芽、促生及降解纤维素活性,在高原草地植被恢复、生态农牧业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