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农工程一期(浙江省建设部分)自2007年初实施以来,通过创新组织推广体系,加强用户培训,调动企业参与建设等,完善了整体设计,整合了信息资源,推进了农业信息化,创新完善了浙江农民信箱,实现与农业部数据网络互联互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金农工程二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浙江农民信箱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的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进入新阶段,健全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系统已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梳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浙江省农机平台的建设模式,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深化农机平台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服务领域向进村入户推进,但同时面临着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资金保障、队伍体系建设和主体用户培育等方面入手,初步提出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规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各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找到问题,明确方向,主动纠偏。通过建立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根据84个县(市、区)报送的27项基础数据,计算得出13个评价指标数据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解决不同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问题,最后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得出各县(市、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数据。总体上看,浙江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发展环境大幅改善,数字生产稳步推进,农村电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引起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自2014年启动试点,经过多年推进实施,已实现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为更好统筹线上资源与线下体验,充分发挥整体服务效益,浙江省开展了“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建设。本文从介绍“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应用场景出发,分析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即形成“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重视优质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结合存在问题,从强化信息员培训、创新益农社发展思路、升级平台功能三方面进行了思考阐述。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大量应用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技术架构和数据标准,导致数据分散、烟囱林立。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建设农业物联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种植业、质量安全、农村经营、农机监管、畜牧业、应急预警、农技推广等十大涉农数据库,把各系统的业务数据、空间数据、视频数据和感知数据等进行汇集,实现动态更新、数据共享应用,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部门服务效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浙农码以建设农业农村领域统一数据服务入口、实现精准数据管理为目标,通过从各涉农部门、业务系统汇聚主体对象信息,根据业务管理要求形成数字化标识,为农业主体、农产品、资源装备和美丽乡村等主体对象统一赋码,聚焦用户核心服务需求,接入各应用场景,开展“码”上信息聚合和功能集成,实现“码”上查询、预警、溯源、营销等服务,并通过赋色转码动态管理,为智能预警与决策分析提供“码”上支撑。本文通过阐述浙农码的功能建设及应用实践,为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数据服务入口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物联网在浙江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状况调查,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和质量追溯、生态监管等管理领域建设情况分析。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建设成效明显的应用点进行总结,并从技术问题、成本问题、应用问题、规模问题、人才问题等5个方面对制约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顶层平台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合作共赢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