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之一。采用籼稻品种 V20B 与细长型爪哇稻品种 CPSLO17 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开展水稻糙米籽粒大小 QTL 定位研究,挖掘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为优质高产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V20B/CPSLO17 遗传背景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150 份重组自交系在 4 种环境(2019 年贵州贵阳、2020 年贵州贵阳、2021 年贵州贵定、2021 年海南三亚)中的糙米籽粒大小表型数据,采用 IciMapping 4.0 软件的 ICIM-ADD 方法进行 QTL 扫描。【结果】亲本 V20B 的糙米籽粒大小显著大于 CPSLO17,重组自交系的糙米籽粒大小在 4 种环境间差异显著,均表现出连续的单峰分布。4 种环境共检测到分布于 7 条染色体上的 11 个与糙米籽粒大小相关的 QTL,LOD 值均介于 3.00~14.57 之间。4 个 QTL(qRGS5、qRGS7.1、qRGS7.2 和 qRGS11.3)的表型贡献率超过 10%,其中 qRGS5 在 4 种环境中均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率的 29.71%、28.77%、17.27% 和 12.50%。3 个 QTL(qRGS2.1、qRGS2.2和 qRGS12)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CPSLO17,8 个 QTL(qRGS4.1、qRGS5、qRGS7.1、qRGS7.2、qRGS8、qRGS11.1、qRGS11.2 和 qRGS11.3)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V20B,qRGS5 在 4 种环境中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源自亲本 V20B。【结论】亲本 V20B 和 CPSLO17 间糙米籽粒大小差异极显著,糙米籽粒大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QTL qRGS5 是影响糙米籽粒大小且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在糙米籽粒大小性状基因挖掘和高产优质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米苦荞果壳率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薄壳黑米荞BRT2016-1和迟开裂型黑米荞BRT2016-2为母本、厚壳不落粒野苦荞WT2016-1和长黑粒苦荞T2016-1为父本,组配成3类杂交组合(A、B、C),对杂交组合F2和F3群体果壳率、粒长、粒宽、粒重、果仁重、粒长/粒宽(长/宽)6个目标性状进行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果壳率广义遗传力平均为0.71,组合间变幅为0.42~0.91;狭义遗传力平均为0.18,组合间变幅为0.07~0.27;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数值相差极大。与果壳率相关的5个目标性状(粒长、粒宽、粒重、果仁重、长/宽)组合间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0.89、0.90、0.78、0.71,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32、0.30、0.25、0.21、0.28。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壳率与粒长、粒宽、粒重的平均正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其中,F2植株中,平均相关系数依次为0.077、0.145、0.099;F3家系中,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177、0.253、0.428。果壳率与果仁重在组合A和组合C中呈负相关关系,果仁重越大,果壳率越小。通径分析表明,粒重和果仁重对果壳率直接效应最大,前者为正效应,后者为负效应,两个性状5个组合的F2植株平均直接效应分别为4.072、-4.087,平均间接效应分别为5.574、-5.570,F3家系平均直接效应分别为1.284、-1.251,平均间接效应分别为2.526、-2.524,且间接效应均大于直接效应。因此,低果壳率的选择应着重考虑粒重、果仁重两个性状的效应,且需兼顾粒长、粒宽、长/宽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11个甜荞品种和12个苦荞品种为材料,在云南、西藏、山西、内蒙、宁夏、青海6个生态区进行种植,研究了生态因子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荞和苦荞平均产量分别为98.11和138.35 kg·亩-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9%和10.21%,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0.03%和2.45%。甜荞和苦荞品种不同栽培地点的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栽培地点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影响比基因型的影响大。除了甜荞籽粒黄酮含量,甜荞和苦荞各性状在不同栽培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态因子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甜荞产量与海拔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苦荞产量和黄酮含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海拔是影响甜荞和苦荞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生态因素。本研究发现甜荞和苦荞对环境敏感性都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贵州禾苟当1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稻米淀粉RVA特征谱及香味物质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下N2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7.27t/hm2,与N2P0K2和N2P3K2处理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各处理产量与有效穗数、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正相关,其中与有效穗数达到显著水平。N2P2K2处理在保证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前提下,有效穗数多,抽穗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从而达到高产。从稻米品质来看,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均不同程度降低,稻米食味品质降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香味挥发性主要物质相对含量逐渐上升,其中N2P3K2处理香味物质相对含量最高。N2P3K2处理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增加籽粒香味。利用肥料效应方程分析得出,苟当1号获得最佳产量的施肥量为N 174.45kg/hm2、P2O5 52.80kg/hm2和KCl 103.65kg/hm2,产量为6.86t/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