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索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就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20%丙硫菌唑+20%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40 g·hm-2在扬麦15和镇麦12上病穗防效分别为95.6%和96.0%,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202.5 g·hm-2在扬麦15和镇麦12上病穗防效分别为88.9%和80.0%。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复配对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协同相加作用。建议在生产上,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高农机在丘陵山区深松作业深度和面积的监测准确性,研究设计了一种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以角位移传感器间接测量作业深度,利用北斗/GPS定位数据计算深松面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NET分布式深松作业远程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多台农机深松作业深度和面积的远程监控,为政府补贴资金计算与核实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深松作业监测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角位移传感器适用于丘陵山区农机深松作业深度测量,深度测量平均误差为0.98cm,使用北斗/GPS定位基于多边形解析法计算小地块面积相对误差为3.2%,满足丘陵山区农机深松作业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小麦田双子叶杂草草相复杂,单一除草剂难以达到理想防效的问题,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58 g·L-1双氟·唑嘧胺悬浮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等几种药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除草效果和对小麦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 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对猪殃殃和荠菜防效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100%,但对繁缕防效较差;58 g·L-1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处理对繁缕和荠菜防效较好,株防效达90%,对猪殃殃防效差;20%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处理对繁缕和猪殃殃防效较好,株防效均达90%,对荠菜防效较差。各药剂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小麦均安全。  相似文献   
5.
吴永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86-86,114
结合歙县茶叶生产特点及茶尺蠖发生呈逐年加重的情况,进行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推荐使用剂量为22.5~45.0g/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嗜酸乳杆菌、屎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在不同添加量下对绍兴鸭血清生化指标、盲肠短链脂肪酸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1日龄绍兴鸭1 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00 mg/kg复合益生菌,B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200 mg/kg复合益生菌,C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 mg/kg复合益生菌。预试期3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ADFI)量在数值上有增加趋势(P>0.05);各试验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其中B组较其他试验组相比降低比率较大,为4.2%。(2)各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盲肠中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