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育并重"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将其应用到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能够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促进"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就针对"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探讨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入手,分别从公共卫生教育、物资保证、信息联动、规范化处置等方面,分析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研究探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及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认为以“3S”技术为核心 ,由数据库技术、作物模拟模型、不精确推理等组成的技术体系 ,是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工业机器人具有安全、高效、自动化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中。鉴于我国在工业机器人研发推广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应加大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充分重视工业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全面优化工业机器人的性能,逐步完善其技术缺陷,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不同分辨率影像中基本农田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重点介绍了中低分辨率影像中基于光谱知识的信息自动提取方法.以岳池县花园镇为例,采用的影像是2001年的TN和2006年SPOT2进行对比分析、识别、运算,然后提取。经分析得出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中变化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为今后的基本农田遥感动态监测提供更简单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高分影像构建自动解译模型是快速高效获取空心村建筑物的关键,对空心村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目视解译需要专业知识,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袋特征的空心村高分影像建筑物解译模型。首先,对比了多种影像特征提取方法;然后,选取词袋特征(Bo W)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建筑物自动解译模型;最后,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选取空心村高分影像构建了建筑物样本库,并基于该样本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准确度可以达到0.86,所提方法可用于空心村内建筑物自动解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空心村高分影像建筑物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李永树  吴玺  刘刚  鲁恒  唐敏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9):160-165,11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心村高分影像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显著性检测来获取包含建筑物信息的显著性区域,然后通过滑动窗口获取显著性区域内目标样本块,再将这些样本块输入训练好的CNN并结合SVM来实现分类。为检验方法有效性,选取高分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显著性检测能够有效地获取主要目标,减弱其他无关目标的影响,降低数据冗余;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自动学习高层次的特征,基于CNN对高分影像进行建筑物检测,分类准确度可以达到97.6%,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电网用电负荷增长突破历史数据新高。同时,各种极端气候现象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为了保证电网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电力企业重点研究无人机对输变电线巡视及应急抢修等方面的优势及作用,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电力生产效率。本文以输变电线路巡视及应急抢修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就提出具体的无人机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当前国内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在相关研究和使用中存在混淆或错误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别总结了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和局限。目前,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内涵认识还不统一、识别方法和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区域上,均是重点关注城市地区;在研究方法上,均注重空间分析和优化模型的使用,缺少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局限,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提出应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研究内容。建立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需求为核心,具有区域差别化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识别方法、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护利用机制等应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南方传统农区乡村生态空间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中丘陵区为例,在提出乡村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基础上,采用转移速率、动态度、转移矩阵、洛伦兹曲线和生境质量评估等方法分析传统农区生态空间在数量、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川中丘陵区乡村生态空间约占国土空间总面积的98%,人均生态空间面积达1 640. 68 m2; 2000—2018年,乡村生态空间从88 298. 72 km~2降至87 322. 22 km~2,年均缩减量为54. 25 km~2,综合动态度为0. 41%,生态空间转移率为0. 20%,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是构成乡村生态空间的主要成分,两者在近20年间的保留率均超过90%,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农区生态空间数量虽在减少,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定。生产生态空间和基础生态空间分布基尼系数分别在0. 08和0. 34左右,表现为绝对平均和相对合理的空间分布形态,说明传统农区生态空间总体上呈现出均衡且稳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川中丘陵区生境质量整体不高,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 310、0. 311和0. 309,生境质量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乡村基础生态空间的数量改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