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桔梗种子无菌萌发的试管苗为材料,利用桔梗无菌苗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桔梗植株再生体系,并使桔梗组培苗在试管内开花。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1+NAA0.2 mg·L-1,分化率为34.55%;茎段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1+NAA0.2mg·L-1,分化率为23.21%;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0.3 mg·L-1+NAA0.1 mg·L-1,增值系数为10.35;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平均生根率达83.51%,平均根长3.12 cm。桔梗组培苗开花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  相似文献   
2.
铁筷子是毛茛科铁筷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其干燥根和根茎可做药用,同时也是优良的观赏植物。本研究利用植物解剖法研究铁筷子种胚在层积处理下的发育过程和大小。结果表明:采收期成熟的铁筷子种胚处于心形胚阶段,胚率为8.13%。在层积条件下种胚经历心形胚阶段和鱼雷胚阶段,最终发育至成熟的子叶胚,胚率为41.11%。铁筷子种胚存在严重的形态后熟现象,种胚发育不成熟是导致铁筷子种子休眠和萌发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引言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之一。可是,同其它主要果树相比,有关芒果产后及生化研究进行得相当少。目前芒果贸易,尤其国际贸易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一套操作、运输、贮藏及催熟技术,芒果主要生产国,如印度等,目前所用的催熟办法常会导致大量果实浪费,成熟不一致和品质差。芒果品质优劣决定于若干因素,其中果实成熟情况是重要的。为此,深入研究影响芒果成熟的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和乙烯等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在印度,Singh和Mathur证明,19~21℃是芒果成熟最适温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成熟果实的品质比环境温度为28~30℃的要好。Hatton等人认为21~24℃是佛罗里达洲芒果成熟的最适温度,而15.5~18.5℃  相似文献   
4.
秦岭山地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秦岭山地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和文献资料,从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和资源潜力3个方面选择了13个具体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秦岭山地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yaahp6.0软件计算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35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评价,并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划分了未来优先开发利用等级.结果表明: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等24种植物可作为优先开发利用对象;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等44种植物可作为次重点开发利用对象;山矾(Symplocos sumuntia)、绣线梅(Neillia sinensis)等被48种植物可作为一般开发利用对象;梓树(Catalpa ovata)、紫柳(Salix wilsonii)等19种植物在开发利用中可较少考虑.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陕西地区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特点,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陕西省6个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天然种群和1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种群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3个位点共检测出11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8.69个,等位基因数目范围为4~1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范围为2.135(Satt590)~9.385 (Satt487),平均有效等因基因数为5.623;观察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33~0.121,平均为0.080;预期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312~0.658,平均为0.482;种群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0.657;野生大豆种群基因多样度比率(FST)为0.465。该研究显示,陕西省野生大豆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普遍高于栽培大豆;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变低;陕西中部、南部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推测该区域为陕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陕西省汉丹江流域外来入侵植物3新记录种,分别为茄科的假酸浆、菊科的钻形紫菀、野茼蒿,假酸浆属亦为陕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属。标本存放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标本室(XBGH)。  相似文献   
7.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8.
华中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中五味子藤茎为材料,采用硅胶柱层析、MCI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ABTS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全面了解华中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藤茎中药效成分及活性作用。结果表明:1)从藤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pinobatol (2)、Matairesinol 4′-O-glucoside (3)、(-)-secoisolariciresinol-O-a-L-rhamnopyranoside (4)、(-)-secoisolariciresinol 9-O-α-L-arabinopyranoside (5)、(-)-儿茶素 (6) 和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2)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化合物2~7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14.43、13.45、7.39、3.84、1.88、14.11 μg·mL-1;化合物4~6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品相当。  相似文献   
9.
白鲜的生物学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为中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药用白鲜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论述了白鲜原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结构、种子特性以及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挥发油、生物碱、柠檬苦素类、白鲜粗多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市场对白鲜皮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栽培鲜有开展及无序的滥采乱挖,导致白鲜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并从增强认识与合理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快速繁殖以及规范化栽培等方面作了总结,以期为白鲜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