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 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 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荷兰豆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大棚荷兰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做畦、适期播种、植株调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甘薯辐射诱变技术获得甘薯有益突变体,丰富甘薯种质资源。本实验以甘薯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材,用60Co γ射线对其胚性悬浮细胞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80 Gy,辐照6周后,将存活下来的细胞团转入含有1.0 mg/L A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再转入MS培养基获得完整植株138株。通过对辐照后代的顶叶色、叶脉色、顶叶形、叶形、顶端茸毛、薯形、烘干率、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调查和测定,发现1个株系(‘S19Y038’)顶叶色等性状发生变化,3个株系(‘S19Y116’、‘S19Y215’、‘S19Y219’)烘干率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5.98%、5.65%和3.32%,1个株系(‘S19Y013’)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比对照提高17.81%。这些优异性状的突变体丰富了甘薯种质资源,在甘薯优质品种的选育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