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茎泽兰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物种之首,它在长期适应各类环境、对抗自然界病虫草害等侵扰过程中逐渐合成了相应的次级代谢产物,一些成分还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是筛选绿色药物的重要资源.综述了近年来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入侵现状、国内外防控技术及其植株内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高效开发利用紫茎泽兰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香型古树滇红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花香型古树滇红茶的香气物质以及各种挥发性物质,本研究结合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气相色谱仪分析方法,并辅以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经过蒸馏、萃取和浓缩等操作后,对获取的滇红茶浓缩萃取液进行后续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该滇红茶浓缩萃取液主体的感官香味轮廓为花香,并且带有甜香和青草香的余味,整体呈现出浓郁的玫瑰花香气味.气相色谱仪分析鉴定出了12种关键成分,包括1种醛类、6种醇类、1种酮类、1种酯类以及苯乙腈、吲哚、2,4-二丁基-苯酚.在花香型古树滇红茶香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4种物质分别是苯乙醛、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和吲哚.从香气强度值来看,具有较强香味的物质包括苯乙醛、苯甲醇、芳樟醇、香叶醇和β-紫罗兰酮等.上述结果为研究古树滇红茶挥发性物质和风味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科和鼬科动物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出血性肠炎或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如果诊治不及时常造成幼犬的发育迟缓及大批死亡。从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入手,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苦马豆素菌株Aspergillus ustus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苦马豆素菌株Aspergillus ustus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发酵过程中的营养因子(碳源、氮源)和环境因子(基础培养时间、温度、装样量、pH等因素)进行筛选,运用气相色谱仪对菌株Aspergillus ustus 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苦马豆素产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产苦马豆素菌株Aspergillus ustus的最适发酵条件是豆粕培养基,硝酸钾4 mg,麦芽糖20 mg,装样量250mL,pH 6.0,温度35℃,发酵时间4周.本试验为苦马豆素来源提供了新途径,为苦马豆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了解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模型,选用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临沧市主栽的8个澳洲坚果品种开展果仁品质分析研究并通过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8个品种果仁外形整体较大,除果仁出仁率偏低外,其余主要指标与国内外与报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等3种有益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Pb等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2)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坚果品种分为果型纵径和蛋白质含量具有优势类群、重量和蔗糖含量具有优势类群、出仁率和脂肪具有优势类群;主成因子分析显示,‘农试788’等4个品种得分为正数,明显优于其它4个品种。(3)果仁含有肉豆蔻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的含量明显较高。总体而言,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整体表现较好,部分指标优于其他产区,果仁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6.
将ShSAP1的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成ShSAP1原核表达载体PET-ShSAP1,然后将其转入宿主菌BL21,经IPTG诱导后,宿主菌表达出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的35 ku的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ShSAP1的特异性抗血清;以融合蛋白作抗原,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血清效价为1∶25 000。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苦马豆素(SW)对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模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sw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损伤,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神经细胞密度降低,神经网络减少且部分断裂;细胞表面粗糙,可见大量突起的小泡;细胞核出现浓缩、碎裂及新月形变化;随攻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Sw能诱导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Sw导致动物神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养猪户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轻者影响猪只正常生长,严重时直接导致猪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近期经历过的一起仔猪水中毒事件,对发病经过、病因、症状、诊治及防控措施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广大养殖朋友提供技术参考,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敌百虫对哺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研究力高峰牌精制敌百虫粉(四川拜耳,含量33.3%)对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敌百虫对小鼠的LD50为640.0 mg/kg,95%的可信限为592.5~687.5mg/kg,且小鼠中毒死亡率(数)与敌百虫对数剂量(剂量)显著相关.[结论]试验结果为敌百虫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天然草地是中国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对维护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草地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草地干旱、超载过牧、盲目开垦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草地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和管理滞后,导致草地大面积沙化和毒草化。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草地毒害草的迅速蔓延,造成草地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地植被单一,沙漠化等生态学问题,严重影响了草地生态平衡以及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疯草”已成为西部天然草地主要毒害草之首,每年给畜牧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几十亿元。本文就中国西部天然草地疯草研究历史、种类与生态分布、毒性灾害状况、毒性成分与毒性机理、灾害及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疯草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认识疯草在天然草地中的生态作用和疯草灾害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