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重庆市江津区2010年、2015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数据,结合聚类热点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缓冲区分析3种方法,探讨2010年、2015年、2018年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在河岸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热点主要位于长江各支流沿岸,且在农村居民点附近分布较多,干流热点分布较少;2010—2018年热点数量逐渐减少,冷点数量逐渐增加,河岸带景观总体格局趋于简单.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表现为距河道越远,面积所占比重越小,河流影响了河岸带土地利用方式.2010—2018年间沿河道800 m缓冲带内,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聚集程度持续增加,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聚集程度则略有减小,人类活动对河岸带的影响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2.
肠炎常见于马属动物,而耕牛较少发生,一旦发病后,往往因治疗不当而反复数年发作,直接影响着耕畜使役能力。笔者自 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药合用的方法共治疗耕牛肠炎多例,不仅治愈率高、见效快、疗程短,且不易复发,获得满意效果,现予报道。   病因病状 本病多因饲喂腐败霉变等变质饲草料,饮用污水及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该病。病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少,结膜潮红、涎液粘稠,瘤胃蠕动音减弱、肠音增强或减弱,粪便稀溏、有的排红白色胶冻样粪便并附有大量粘液,气味腥臭,病畜努责有腹痛症状,体温升高,小便短赤、口色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陕北黄土地貌的环境演变。[方法]选取陕北榆林区1952-2009年的年、月气温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K检验法对全球气候变化下陕北黄土地貌的环境演变进行研究。[结果]1952-2009年榆林区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以0.287℃/10a的速度上升,1994年为气温的突变年份;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以8.262 mm/10a的速率减少,且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波动性很大,70、80和90年代波动较平稳,21世纪以来有明显变干趋势。陕北气候正在变暖干,极端旱涝事件尤其是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加严重,气候的"暖干化"使陕北的环境条件更加恶劣,温度升高,干旱程度加重;降水量的减少使风沙活动更加剧烈,沙尘暴的频率增加,土地进一步沙化,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可能使陕北土地退化。[结论]该研究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犍为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乐德  周宝同  谭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82-3784
通过对犍为县土地资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坝比例10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乡(镇)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犍为县区域自然条件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3个土地利用区域城镇建设综合发展区、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234户农户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获取了农户收入相关数据,对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着重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认为: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收入越高;户主为40~50岁的家庭,其收入处于最高峰,户主为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家庭,其收入相对较低;农村家庭中非农劳动力权重越大,劳动力负担系数越小,其收入越高;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的农户,其收入越高;农村家庭中有成员担任过或正在担任村社干部或为党员的农户,其收入偏高。提出通过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措施来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主城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对重庆2001、2004、2007和2010年4个时期的Landsat~5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城市生态用地变化较大,农用地和林地在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城镇工矿用地逐年膨胀;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有阶段性,且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呈现负增长,在2001~2007年,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有所变小,而在2007年以后,随着城镇工矿建设速度加快,生态用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受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盘活土地存量,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途径。为分析重庆市荣昌县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明晰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该文对重庆市荣昌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流转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荣昌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具有潜力较大、价格偏低、租赁为主、区域差异明显等特征。非农业人口比例、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城镇化率成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两大方面。为此,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应成为今后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整理工程中专业设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应用数学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研究法进行研究。土地整理设计方案是指导施工的前提,因此需要专业和严谨,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法滞后,各土地整理机构方法不统一,主要受制度和经济制约。笔者从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设计角度入手,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村级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及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对低山丘陵区的土地整理工作提出建议,提出村级土地整理工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掀起了西南地区发展的新一轮高潮,土地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本,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其利用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都十分明显。本文考察了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各种条件,从社会经济基础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分析了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国家采取强制免疫措施。但口蹄疫苗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大,严重的可造成动物死亡.给免疫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笔者就口蹄疫免疫反应的症状和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免疫反应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