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随着中科羊草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人工高产优质羊草地建设过程中,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倒伏现象时有发生,降低经济效益,羊草基地防止倒伏的研究越发重要。矮壮素能够抑制茎秆生长,使茎秆变矮,在小麦防止倒伏方面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叶层高度的羊草喷施不同次数的矮壮素,探究羊草对矮壮素的响应效果和规律。结果发现:喷施矮壮素可降低羊草穗高和叶层高度,平均降低幅度为31.98%和29.97%;矮壮素降低羊草穗长和叶长,平均降低幅度为8.07%和14.17%;矮壮素对羊草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叶宽影响较小。喷施矮壮素穗高和叶层高的差值缩小,在矮壮素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喷施时间越早,成熟期穗高和叶层高差值越大。整体而言拔节期的早期喷施矮壮素效果较好,便于控制穗高和叶层高度,抑制羊草倒伏的同时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各地引入高粱新品种20个,通过田间种植调查,对其生育期及产量性状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酿造型高粱品种10个,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高粱品种4个,这些品种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推荐给农户进行种植,从而加快高粱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2019—2021年设计荞麦间作高粱7种种植方式,3年试验研究得出,荞麦间作高粱具有延缓荞麦倒伏的作用,处理区荞麦表现中等倒伏或轻微倒伏,对照区荞麦倒伏较重。荞麦间作高粱种植方式可以缓解荞麦倒伏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入,抗生素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肉鸡出口方面,对抗生素的药残有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应用无污染、无药残、不产生耐药性的微生态制剂,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有利于出口创汇。我们在前桑园商品肉鸡场对益菌多做了生产性应用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益菌多由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活菌数≥1010CFU/克。(2)华都AA肉鸡雏(同一批次354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1800只。(3)华都肉…  相似文献   
5.
四价抗球虫疫苗和抗球虫药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周景忠  赵瑞凡 《蔬菜》2022,(4):32-37
为对通辽市红辣椒生产提供合理施肥参数,通过多点分散田间试验方法,设置11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不施肥、只施有机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对不同处理红辣椒的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肥料贡献率和氮、磷、钾肥增产率、利用率、施肥效益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贡献率为67.85%,化肥贡献率为25.06...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的5个辣椒新品种为试材,对辣椒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合在通辽地区栽培的辣椒新品种。结果表明:蒙科红九号综合评价最好,667m2产量为2 640.12 kg,显著高于对照,且抗病性强、果大、果色好;蒙科红十号抗病性、抗倒伏及耐旱性均较强,蒙科红十号667 m2产量为2 326.56 kg,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蒙科红九号、蒙科红十号适合在通辽地区栽培,其他供试品种在生长特性、产量、抗性等方面表现不佳,但可作为育种资源,进行后续杂交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验证新型菌渣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翠绿娇子”黄瓜为试材,采用温室营养钵栽培方式,以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4类基质按照不同体积比例设7个处理,分别为7∶1∶1∶1 (A)、3∶0∶3∶4(B)、1∶1∶1∶1(C)、1∶1∶2∶1(D)、2∶1∶1∶1(E)、3∶2∶3∶2 (F)、3∶3∶2∶2(G),其中以C组为对照,研究不同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设施基质栽培黄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处理(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3∶3∶2∶2)基质效果最好,理化性质优良,各指标数据显示均符合黄瓜幼苗生长需要;4叶1心时期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建 议在黄瓜温室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穗长在决定小麦穗的构造和产量潜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挖掘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小麦穗长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解析其遗传效应,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突变体msf和川农16构建的198份F6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MC群体)作为研究材料,于2020—2021和2021—2022年生长季,在四川温江区、崇州市和雅安市(2021WJ、2022WJ、2021CZ、2022CZ和2021YA)进行试验,对5个环境下的穗长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基于16K SNP芯片构建的高质量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长性状位点进行定位。另外,根据穗长主效QTL侧翼标记的基因型分析主效位点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从而评估其对产量提升的潜力。【结果】共鉴定到14个控制穗长发育的QTL,主要分布在1A(1个)、1B(1个)、2B(1个)、3D(3个)、4A(1个)、4D(2个)、5A(1个)、5B(1个)、7A(1个)、7B(1个)和7D(1个)染色体。其中,QSl.sau.1A在4个环境及最佳线性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AM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将其分别种植于成都市崇州试验基地(2018、2019和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2020年)和雅安市试验基地(2020年),调查5个环境下的胚长、胚宽、胚长/胚宽、胚长/粒长、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6个性状,结合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上述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胚大小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QTL定位共检测到27个胚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7个分别控制胚长和胚宽的QTL可解释7.75%—21.74%和7.67%—33.29%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5个在多环境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贡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