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3%桑保清乳油是高效、低毒、广谱的桑园专用杀虫剂,因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用药方法不当、害虫抗药性等诸多问题,影响桑同害虫的防治效果和蚕农的经济效益,现已取消农药临时登记文号。新农药推广应用应采取因地制宜、合理用药、规范农资市场等措施以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遵循桑园综合防治的原则,有效地防治桑园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山东桑树细菌性疫病除有黑枯型和缩叶型外,近年在多地连年出现新症状类型——断柄型。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生理生化性状比较表明:该病病原菌与江苏、浙江的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病原为同一致病型。室内药物筛选、田间防效研究认为:该病宜于桑树发芽脱苞前喷施30%琥胶肥酸铜(DT)悬浮剂500 mg/kg,防效可达84.4%,其次喷施链霉素或盐酸环丙沙星或盐酸恩诺沙星100 mg/kg液。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某规模化肉种鸡场种鸡出现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甩头、脸部肿胀等症状,疑为传染性鼻炎。对该鸡场进行病原分离,从25份病料中分离副鸡嗜血杆菌,经血清型鉴定A型8株,C型5株。药敏试验后,用敏感药物给发病鸡饮水配合研制的二价油乳灭活苗给发病鸡紧急免疫接种,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效果很好。该研究为制定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措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鲁插1号存在扦插成活率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不同催根时间、不同物候期扦插2因素试验,探索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期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膨芽期最好;插穗采集时间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以休眠期末期至发芽前采集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桑葚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其深加工的研究滞后于其它经济林果。本文对桑葚酿酒、制饮料、色素提取及果粉真空干燥提取等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提高种蛋孵化率及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雏鸡孵化过程中种鸡的饲养、种蛋入孵前的选择与保存、孵化条件、卫生防疫制度、雏鸡的处理与饲养管理技术的方法和要求,以期指导养殖户为提高种蛋孵化率及建立高产鸡群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延缓桑树组培苗褐化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树无菌体系建立过程中易出现组培苗褐化问题,导致组培苗死亡,无菌体系难以建立。延缓组培苗的褐化,应把初培养的时间、外植体的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抗氧化剂及吸附剂的添加、培养条件和适时的转接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减轻褐化对组培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桑疫病病原菌的室内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为控制桑疫病的危害提供高效防治药剂的目的,采用培养皿圆滤纸片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进行了19种药物对桑疫病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pv.mori)的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筛选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哌酸、吡哌酸、萘啶酸、新霉素、链霉素、阿奇霉素、DT-301、苯扎氯铵等10种敏感药物,其中桑疫病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最敏感,对链霉素较敏感,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μg/mL和0.5μg/mL。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三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早,抗寒性强,生长芽率均比对照低,秋米条产叶量均比对照高;产叶量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鸡桑变、9312等;发芽率高的品种为鲁插3号、鲁插2号、9312。  相似文献   
10.
1976年,山东省海阳蚕种场从浙江购入一批湖桑苗,当年即发生桑瘿蚊,文登、临朐也是调入湖桑苗当年发生桑瘿蚊,因此,山东发生的桑瘿蚊应与浙江桑瘿蚊是同一种,是山东蚕桑生产的重要害虫.山东蚕业科研及推广人员极重视桑瘿蚊的防治研究,经多年探索,对原有防治技术加以改进,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