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海南省杂草胜红蓟和假马鞭上检测到粉虱传双生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及PCR检测的方法对采自海南的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假马鞭(Stachytarphetajamaicensis)的5个病样进行了检测,表明均为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存在2类双生病毒,其中样品Hn2存在2类病毒的复合侵染。这是在海南首次报道存在有粉虱传双生病毒。  相似文献   
2.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单链环状DNA病毒。本研究从2017年采自云南的胜红蓟样品中(YN2017)获得了一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和一条β卫星的全基因组序列。该双生病毒的全长序列与烟草曲茎病毒的相似性最高,为99.60%,确定为烟草曲茎病毒的分离物。YN2017β卫星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的同源性最高,为90.8%。进一步分析发现,该β卫星的卫星保守区域(SCR)至富含腺嘌呤区(A-rich区)之间约1 kb的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7.2%;其包含的A-rich区上游与SCR之间约300 bp的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仅为70.2%,而与烟草曲茎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7.3%。重组分析发现,所分离的β卫星是由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和烟草曲茎β卫星重组产生。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由不同的β卫星重组产生的β卫星分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马铃薯Y病毒(PVY)全基因组为基础,分析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3省(区)PVY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并评估突变、重组、选择等遗传力所起的作用。根据已报道的PVY全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采用片段重叠法对来自内蒙古和吉林的24个PVY分离物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联合NCBI中已登录的9个黑龙江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估、群体分化检验和分子变异等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北方3省(区)PVY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其中内蒙古和黑龙江PVY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吉林群体,并且3个群体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变异分析发现在PVY基因组中存在1 786个变异位点,表明我国北方3省(区)PVY群体变异程度较高,并且这种高变异度有85.54%来自各个马铃薯种植区内PVY个体的遗传变异。重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我国北方3省(区)PVY群体中重组株系占比高达90.3%,并具有明显的株系多样性,表明PVY重组株系已成为我国北方3省(区)马铃薯种植区的流行株系。选择压力分析显示,使用FEL和IFEL法分别检测出501个和315个净化压力选择位点,这表明3省(区)PVY群体受净化选择压力为主。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北方3省(区)PVY群体遗传多样性高,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都对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豌豆病毒病的种类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豌豆病毒病的种类及防治周雪平,濮祖芹(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豌豆是广泛栽培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豌豆病毒病能严重影响豌豆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作为多种病毒周年流行中的一个桥梁寄主,造成更大危害。本文介绍国外对...  相似文献   
5.
豌豆病毒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至1990年,从豌豆田中采集了150余份病毒病样本,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马铃薯Y病毒组分离物、黄瓜花叶病毒(CMV)、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豌豆花叶病毒(P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9种病毒。样本中,BBWV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9.2%,其次为CMV,占15.5%。BBWV常与CMV复合侵染豌豆,LMV发生也较普遍。田间调查表明,豌豆病毒病发病率因种植地区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平均发病率为12.4%。  相似文献   
6.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 virus,LSV)属于线形病毒科(Flexiviridae)、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 (Carlavirus),是危害百合的主要病毒之一。LSV 的寄主范围很窄,只限于百合科(Liliaceae)植物, 单独侵染百合常为隐症,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产生花叶、畸形、坏死斑等症状,严重影响百合切花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百合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为了防止病毒随种球扩散与传播,迫切需要建立灵敏、快速的病毒检测方法。我们在百合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成功制备了LSV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以单抗为核心的间接抗原包被ELISA(ACP-ELISA)、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免疫斑点法(Dot-ELISA) 和组织印迹法(Tissue blot-ELISA)等快速检测 LSV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香石竹斑驳病毒(Car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5株能稳定传代且分泌抗CarM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克隆抗体腹水。5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其中3G1、1B9、2A9和2F8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而2F2为IgG3。Western-blot分析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与CarMV 38 kD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性反应。利用2A9单抗建立的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 (ACP-ELISA)检测CarMV方法,病叶1:800倍稀释、提纯CarMV病毒浓度为1 ng/mL (绝对检测量为0.1 ng)时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对田间香石竹样品的检测表明,CarMV在香石竹上发病很普遍。  相似文献   
8.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云南、福建、湖南烟区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了病毒种类检测,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亚组类型进行了鉴定。在云南采集的520个花叶病样品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总检出率分别为71.74%、55.01%和6.35%;在福建采集的150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4%、24.66%和8.00%;在湖南采集的74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11%、51.35%和2.70%。部分样品为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云南、福建和湖南采集的64个CMV阳性样品中,属亚组Ⅰ的样品为57个,占89.1%;属亚组Ⅱ的样品为10个,占15.6%;其中3个样品为亚组Ⅰ和亚组Ⅱ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毒的运动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SBMV)的快速、简便、高通量检测技术,加强该病毒的口岸检验检疫,以提纯的SBMV粒子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19C3、19H9和20G4,其分泌的SBMV腹水单抗效价均达到10-7,且3个单抗与感染SBMV大豆叶片组织粗提液有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不与感染南方豇豆花叶病毒(southern cowpea mosaic virus,SCPMV)的豇豆、健康的大豆、毛豆、豌豆、蚕豆和菜豆叶片组织粗提液发生免疫反应。以制备的单抗为核心,建立了检测植物中SBMV的ACP-ELISA和dotELISA两种血清学方法。3个单抗中19H9单抗的检测灵敏度最高,以其建立的ACP-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大豆病叶粗提液的灵敏度分别达到1∶163 840和1∶10 240稀释浓度。利用建立的dot-ELISA方法可从上海口岸截获的大豆种子中检测出SBMV,且该检测结果得到RT-PCR方法验证。表明制备的SBMV单抗及建立的SBMV血清学检测技术可有效用于我国SBMV的口岸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