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遗传力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新疆呼图壁种牛场荷斯坦奶牛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方法]收集呼图壁种牛场1996~2010年15年间荷斯坦牛泌乳期的生产性能记录,其中包括9 901条奶产量记录.采用SAS(8.1)最小二乘分析过程分析场、年度、季节、胎次四个非遗传因素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场、年度、季节、胎次四个非遗传因素对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根据各因素的显著情况进行了固定效应划分,利用MTDFREML软件对荷斯坦牛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估计了产奶量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产奶量的遗传力为0.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ERAP2,Cwc27,PPFIBP2,THADA,ZNF804B和AMHR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褐牛体细胞评分及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旨在寻找与新疆褐牛体细胞评分及泌乳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种牛场、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169头新疆褐牛母牛为试验对象,以2008—2015年间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包括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乳糖率和体细胞计数等)和305 d产奶量为试验数据,基于课题组前期15头中国荷斯坦牛DNA混池重测序的结果筛选外显子区域10个SNPs,采用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sequenom mass Array genotype)分型技术验证10个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运用SAS8.1软件GLM过程对这10个SNP突变与新疆褐牛体细胞评分(SCS)、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体的关联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个SNP位点均具有多态性,χ~2检验表明群体中9个SNP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RAP2基因两个位点(T98741711C和G98736141A)均与新疆褐牛305 d产奶量达到极显著关联(P0.001),其中TT型和GG型个体的产奶量最高;PPFIBP2(C45667492G)位点与新疆褐牛乳糖率达到显著关联(P0.005),其中GG型个体的乳糖率最高;Cwc27(T14533269A)位点与新疆褐牛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达到显著关联(P0.005),与SCS达到极显著关联(P0.001),其中TT型个体的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均最高,AA型个体的SCS极显著高于AT和TT型;AMHR2(C26758055G)位点与新疆褐牛乳蛋白率和总固体含量达到极显著关联(P0.001),其中GG型个体显著高于CC和GC型个体。连锁不平衡分析与单倍型构建的结果发现10个SNPs构建了两个单倍型模块,其中SNP1和SNP2位点之间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r20.3),SNP4和SNP10位点之间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r20.6),随后分析了单倍型与SCS和泌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单倍型与新疆褐牛SCS和泌乳性状无显著关联(P0.001)。【结论】初步发现了ERAP2,Cwc27,PPFIBP2和AMHR2与新疆褐牛SCS和泌乳性能相关,结果可为新疆褐牛产奶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完善肉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为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的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新疆华兴牧场惠康畜牧种羊繁育基地进行,供体母羊为纯种萨福克羊,受体母羊为哈萨克羊,并对出生的萨福克羔羊进行体尺、体重测量和记录,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整理,并通过SPSS 16.0软件分析各性状平均值和各个体尺指标与体重平均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30日龄萨福克羊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公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9;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38;母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1,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54。0~30日龄萨福克羊公羔各性状的生长发育比母羔快,45~65日龄生长速度一致。羔羊0~15日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等生长速度最快,而30~65日龄体高、体长、体重等部位生长速度较平稳;由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可知,臀宽与体重相关系数最大,管围和体重相关系数最小。由研究可知,0~30日龄营养要求关键,公羔与母羔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欲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则要注意羔羊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提供营养并提高饲料质量与管理水平。今后对萨福克羔羊的饲料管理中应该注重不同时期的饲养配方,合理改善饲养环境,使其发挥最大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剩余采食量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年龄相近的30头安格斯牛进行81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利用个体采食量(FI)对平均日增质量(ADG)和平均中期代谢体质量(MMBW)的回归分析估计出个体预期采食量(EFI),利用FI与EFI之差计算出30头试验牛的剩余采食量,并分为低剩余采食量组(LRFI组)和高剩余采食量组(HRFI组).采用SAS 9.4中TTEST过程对LRFI组和HRFI组肉牛生长数据进行均值的差异性检验;采用SAS 9.4中CORR过程对LRFI组和HRFI组肉牛各生长数据进行相关性系数计算并作相应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指标中, HRFI组与LRFI组间仅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LRFI组的RFI与腰角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p0.05)、与管围和FI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78.得出LRFI组肉牛饲料转化效率高于HRFI组,较HRFI组节约8.8%的FI;且本研究涉及的各个生长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2016年出生的27 444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数据及体型线性评分数据计算乳脂率(fat percentage,FP)、乳蛋白率(protein percentage,PP)、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305 d产奶量(milk yield of 305 days,MYD)、初产日龄(age at first calving,AFC)、产犊间隔(calving interval,CI)和体况评分(linear classification scores,LCS)的遗传参数。利用DMU v 6.0软件,采用AI-REML模块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季节、场、年份、胎次和动物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作为模型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奶牛的FP、PP、SCS、MYD、AFC、CI和LCS的遗传力分别为0.14、0.19、0.19、0.31、0.37、0.10和0.07,同时得出了奶牛不同性状的育种值、遗传相关和奶牛生产性能指数2(China performance index 2,CPI2)值。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奶牛DHI数据的深挖和遗传评估,准确地把握了宁夏奶牛群体结构特征,对于奶牛的选种选配、育种规划和选择指数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疆褐牛产奶和繁殖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对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进一步筛选出与新疆褐牛产奶和繁殖性状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根据关联分析结果中显著单核苷酸多肽位点的物理位置共找到55个候选基因,其中49个基因可在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应功能注释信息。GO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涉及代谢、转录等30个GO条目;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基因富集于7个通路中,其中基因数最多的是Wnt信号通路和钙黏素信号通路。通过查阅各候选基因相关研究进展和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生理生化分析,发现对产奶性状候选基因中的CDH2、GABRG2和繁殖性状候选基因中的EPRS基因可进行下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分析新疆昌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变化规律,了解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新疆昌吉地区测定的2012~2013年2 972头次不同年龄阶段的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记录进行处理得出各年龄阶段的体尺指数,分别绘制了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曲线;并对荷斯坦奶牛各体尺指标与体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在1~3岁时生长发育迅速,3岁以后,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逐渐下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在实际生产中,要特别注意荷斯坦奶牛3岁以前的饲养管理,保证其营养需求以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影响新疆地区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的因素,本试验采用SAS 8.1对影响情期受胎率的配种季节、与配公牛和母牛年龄3个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各水平间进行Duncan多重比较并分析不同水平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影响极显著(P<0.01),春季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极显著低于夏季、秋季、冬季(P<0.01),冬季情期受胎率最高(64.7%),而春季情期受胎率最低(40.0%);与配公牛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影响(P>0.05);母牛年龄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母牛年龄的逐渐增加情期受胎率有降低的趋势。依据本研究结果,可针对各影响因素合理有效的调控,从而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最终提高牛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物模型BLUP法在估计新疆地区荷斯坦牛育种值中的应用,为荷斯坦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牧二场及牧三场1996~2010年共15 a荷斯坦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荷斯坦牛进行单性状育种值估计.[结果]估计得到公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94166、8466、11100120号;母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120030103、120040007、320030159号;并根据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制定了荷斯坦牛总性能指数公式(TPI).[结论]为使种牛评定更准确,需综合考虑产奶量和乳成分等性状,制定荷斯坦奶牛总性能指数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秦川牛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30头成年秦川牛进行主要体尺、体重和剩余采食量统计分析,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1.06%的5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秦川牛之间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剩余采食量、胸深和胸围变异幅度较大,选育潜力大;体重与体高、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腹围与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主成分的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第1主成分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后驱特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采食特征。本研究为阐明秦川牛体尺体重和剩余采食量之间的关系,为秦川牛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