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这使得云南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氮磷添加是目前农林业促成培育中一种常见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松苗木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其生长状况的研究,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依据。本次试验以90d生的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氮磷根部追肥配施试验,比较不同氮磷浓度水平下云南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磷配施后,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势降低,地上部分的生长优势升高,且氮元素对于地上部分的增长作用强于磷元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紫果西番莲倍性育种途径,以紫果西番莲无菌苗叶片分化的不定芽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碱分别进行混培法和浸渍法处理以诱导紫果西番莲多倍体,比较两种诱导方法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并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与初步的形态比较。结果显示:在混培法诱导中,加入100 mg/L秋水仙碱的处理其诱变效果最好,形态变异率为54.2%,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0%;在浸渍法诱导中,加入3 mg/L的秋水仙碱,处理4 d时的诱变效果最好,形态变异率为45.0%,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7.5%,保存率为62.5%。两种方法相较而言,混培法的四倍体诱导率高于浸渍法(20%>17.5%)。两种诱导方法均获得了四倍体植株,其叶片颜色加深呈现深绿色,叶脉明显,植株茎段变粗,叶缘呈不规则卷曲,叶尖向下卷曲。研究结果为紫果西番莲的倍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特征与苗木质量指数间相对生长关系。[方法]以3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整株收获法测定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以苗木质量指数作为苗木个体大小的评价,分析其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构件间的分配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其中以叶、茎的分配占比较大。从生物量投资来看,在单株水平和构件水平上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表现为线性函数形式增长。从生物量分配格局来看,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呈幂函数形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单株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生物量向根分配降低,而向地上部分分配增加。在构件水平上,苗木质量指数增加,根的分配中主根相对减少而侧根增加,地上部分向叶的分配增加而向茎分配减少。[结论]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与苗木质量指数间关系密切,苗木通过各器官间生物量投资差异来调整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