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月季石榴为试验材料,结合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浸染转化,探究了不同浸染介质及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影响.对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进行观察,发现在授粉后24 h进行菌液浸染可能使菌液深入到花粉管,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对转化后的1819棵实生苗进行GUS染色和初步筛选,获得了82棵待检测植株;使用PCR扩增技术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鉴定,得到了14棵转PgLCBF1基因的月季石榴植株.对不同处理组合所获得的月季石榴的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染介质为5%蔗糖、授粉方式为授粉后24 h浸染时,月季石榴的遗传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石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石榴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规模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已超越世界石榴原产地伊朗,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石榴产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笔者回顾了中国石榴研究7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石榴在资源鉴定、遗传育种、栽培土肥、病虫防治、贮藏加工和机械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石榴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石榴种质资源籽粒硬度及抗寒性,筛选可能参与调控石榴抗寒性的MAPK家族基因。【方法】以31份石榴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抗寒性及籽粒硬度评价;基于全基因组筛选石榴MAPK家族基因,对其进行进化、基因结构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冷胁迫对石榴MAPK家族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31个石榴品种籽粒硬度及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峄城粉红牡丹、淮北六棱甜和鲁白榴2号等硬籽石榴抗寒性较强,华紫、以3和玛丽斯等软籽石榴抗寒性较弱。基于石榴全基因组鉴定出17个MAPK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MAPK家族所有成员主要分为3个亚类,其中,A和B亚类成员主要包含PKc_MAPKK_plant_like和PTZ00024结构域,C亚类主要包含PLN00034结构域,所有成员均具有S_TKc结构域;各成员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布在314~860 aa,外显子数目1~18个,蛋白分子质量为34 910.05~97 965.26 u,等电点4.94~9.35;PgMKK2、PgMPK6、PgMPK9...  相似文献   
4.
以78份核桃农家品种及栽培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对78份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核桃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培育核桃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6.875个,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1~16个,每个SSR位点的多肽信息含量(PIC)在0.075~0.228,平均为0.151。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05~1.000,当遗传系数为0.704时,可将78份资源分为5部分,分析发现栽培种与农家品种以及不同地理来源的核桃品种界限不明显,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78份材料间遗传距离较小,平均为0.23,遗传相似度高。用Structure 2.2分析群体结构发现最佳亚群体数为2,分别包含25和53份核桃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播期和行距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燕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播期、 3个行距水平开展试验。结果表明,5月15日播种,行距30 cm水平,藜麦平均株高为128.3 cm,主穗宽18.1 cm,千粒重3.06 g,籽粒亩产量最高,为224.3 kg。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冀北冷凉区种植燕藜1号建议在5月中旬播种,亩密度0.8万~1.0万株,以实现藜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玉米品种禾源1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禾源18号在不同密度水平下产量与穗长、穗粗、秃尖、穗粒数、行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亩穗数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对其表现进行客观评估。结果表明,禾源18号在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时产量最高,达到876.2 kg/亩。  相似文献   
7.
承禾166是以M58为母本、WW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低秆大穗、抗旱抗倒、高产稳产、品质优良,于2022年通过河北省审定。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承禾166品种的选育经过和主要特征特性,并阐述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栽培密度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河北省隆化县中关镇开展了藜麦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株高变化不大;冠径高、冠径长和冠径宽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穗粒重各行距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株距处理间差异明显。从产量结果来看,行株距30 cm×25 cm(密度133 339.52株/hm2)、40 cm×20 cm (密度125 007.03株/hm2)、40 cm×15 cm (密度166 675.51株/hm2)条件下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 033.33、1 837.50、1 750.00 kg/hm2;穗宽、叶绿素、根长、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片数量及千粒重等性状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