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碧霞  肖娟  冯旭  甘丽芬  唐娅 《草业学报》2016,25(7):131-139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铬浓度(Cr3+)(分别为0,50,200,300 mg/kg)下葎草雌雄植株气体交换及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处理下,雌株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根鲜重和主茎长比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比雄株低。2)50 mg/kg时雌雄植株的Pn显著升高,除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减少之外,雄株其余各项指标显著增加,而雌株则与对照相近。200 mg/kg时雌雄植株的Pn与对照相近,MDA含量没有差异,但根鲜重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却显著降低,且雄株的叶绿素含量和主茎长也明显减少,而雌株却没有变化。300 mg/kg时雌雄植株的Pn和根鲜重显著降低,雄株各项指标的下降比雌株更显著,雌株则通过提高根鲜重、主茎长、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并调整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增强修复能力,以利于有效缓解光合机构的损伤。3)从总体上来看,随Cr3+胁迫的加剧,雌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先升后降,主茎长、根鲜重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则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呈上升趋势;但雄株的叶绿素含量随着Cr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雌株在不同浓度的铬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变化却没有明显规律。因此,适量的铬有利于葎草雌雄植株的生长,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但过高浓度的铬胁迫对雌雄植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在逆境胁迫下二者均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保护的抗逆生理响应机制,尤其是雌株具有更灵活的响应策略以及更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以药用植物车前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其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及相关生理参数,并运用5种模型探讨了拟合车前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同时研究了光合参数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改进模型是拟合车前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其R2为0.999;改进指数模型是拟合CO2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其R2为0.998;车前的光饱和点为1 808 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4.25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0.158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611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7;车前Pn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Pn与胞间CO2浓度为极显著负相关(P<0.01)。试验结果为车前的生理生态研究及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多倍化诱导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拟原球茎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研究不同浓度及时间条件下,秋水仙素对铁皮石斛多倍化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0.2%,处理时间为48h,诱导效果最佳,成活率达78%,变异率为32%;处理后的铁皮石斛在形态、气孔直径、染色体数目上都有变化,呈多倍体表型特征,其体细胞染色体数多为2n=68~76条,而对照2n=38~40条。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延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使用年限的方法.[方法]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通过剪取生长良好的脱毒试管苗顶端带芽茎段来延长试管苗使用年限的新方法,并同传统茎尖脱毒培养的试管苗在成苗时间、移栽成活率和结薯率上进行了比较.[结果]新的方法免去了传统的每年剥茎尖更换脱毒苗的环节,并使脱毒苗的使用年限增加到3~5年;该方法在成苗时间上较常规茎尖脱毒方法提前50 d,成苗率提高25%,且试验苗长势良好;与传统茎尖脱毒繁殖2年的试管苗比较,该方法得到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结薯率提高20%以上.该方法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成苗时间快,成苗率高,且能有效延长试管苗的使用年限和降低生产成本.[结论]为马铃薯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影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单株产量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马铃薯原原种单株产量,降低原原种生产成本,实现工厂化生产,就栽种密度、栽种时间、苗源3个主要因素对原原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密度对原原种单株产量影响很大,方差分析结果达极显著,栽种密度为400苗/m2时单株产量最高,平均达到2.5粒,栽种密度过低或过高单株产量都会明显降低。不同栽种时间对原原种单株产量的影响也很大,四川地区最适栽种时间为3月15日至4月1日,过早或过迟栽种单株产量都会降低。试管苗和扦插苗的原原种单株产量相当,试管薯效果最好,平均单株产量达到3.5粒。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企业综合使用合适的栽种密度,掌握栽种时间,使用适当的苗源,是提高原原种总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 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7.
利用湖南省邵阳市2012—2017年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冰雹灾害资料,选取7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并总结出形成冰雹的几个预警指标,包括存在≥60 dBz强回波,且水平尺度≥15 km;存在高悬垂的反射率因子值(≥50 dBz),强反射率因子高度≥-20℃层高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40 kg/m~2维持30 min以上;1个体扫VIL激增10 kg/m~2,VIL最大值≥40 kg/m~2;速度场上有中气旋、逆风区等一种特征或几种特征。而三体散射长钉、钩状、带状、弓形等回波特征可作为辅助指标快速识别冰雹并发出预警。利用这些指标对2017—2018年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试报,应用效果很好,预警指标在人工防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的办学模式、后续服务、资源建设等五大方面对其实证分析,找出培训服务创 新亮点,针对问题,寻找突破口,探讨高素质农民培训有效方法,切实提高整体培训水平。  相似文献   
9.
春季闽北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6年春季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和环境资料,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Shannon-Wienener多样性指数(H')、多变量AMBI指数、M-AMBI指数对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大类62种,种类组成以环节动物(34种)和软体动物(10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双腮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以及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类、生物密度偏低,出现小型化和低质化现象,生态群落等级以底栖生物敏感种(EGI)、惰性种(EGII)、耐受种(EGIII)和第二级机会种(EGⅣ)物种为主。底栖环境是影响底栖生物生态质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根据H'、AMBI以及M-AMBI的评价结果,闽北近岸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偏低,环境质量基本处于良、中、差状态,3种指数对福建北部近岸大型底栖生物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结合调查数据与群落结构特征,H'、M-AMBI指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高于AMBI指数。  相似文献   
10.
资源水利的不足对农业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是毋庸置疑的。珍惜现有资源水利与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性高度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源水利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节水农业的基本概念和重大意义,对资源水利与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