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高氯酸盐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该物质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给饮用水的供给带来严重威胁,已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陈述了高氯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毒理特性,重点论述水体中高氯酸盐的物理去除技术、化学还原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并对水体中高氯酸盐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项丽  唐建设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28-30,18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环境微生物学中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研究方法,在环境微生物多种领域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从水体、土壤以及作物不同体系,综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固相萃取小柱快速净化提取物,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kg,回收率在83.7%~93.8%,相对标准偏差为2.1%~4.3%。对3家菜市场(A、B、C)及3家超市(D、E、F)内的大蒜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菜市场A、B、C内大蒜的吡虫啉残留量分别为:0.1mg/kg,未检出,0.05mg/kg;超市D、E、F内大蒜的吡虫啉残留量分别为:0.1mg/kg,0.2mg/kg,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以及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技术本科毕业生需求的日益增长,开展环境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从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到专业实验课程)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固定模式是教师进行前期实验条件控制,学生根据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实验,从而对已有定理或规律加以验证。这种实验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书本的依赖性,扩大了老师对实验的干预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于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不符合目前高等教育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详尽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延展教学内容(包括增强综合性实验灵活度,提升教学内容学科覆盖度和加强科研实训探索性)、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考评制度,旨在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复合降解菌降解吡虫啉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丽  唐建设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67-169
把经长期驯化处理的活性污泥,经过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取混合菌对其降解吡虫啉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在30℃,pH=7、吡虫啉初始浓度为100mg/L、接菌量为10ml,20r/min摇床培养条件下分别对温度、pH值、吡虫啉初始浓度、接菌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影响条件分别为30℃、pH=7、400mg/L,5ml接菌量.其降解速率常数、半衰期及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0.1345、5.2d和Ct=98.579e-0.1345t;0.1345、5.2d和Ct=98.579e-0.1345t;0.1622、4.3d和Ct=398.81e-0.1622t;0.1419、4.9d和 Ct=99.327e-0.1419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