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和长期淹水2种处理进行水稻大田旱青立病发生原因区组对比试验,2021年8个参试品种,2022年4个参试品种。结果表明:及时烤田加干干湿湿管理,各品种水稻均未发生旱青立病,且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在防病的同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长期淹水不烤田条件下水稻易发生旱青立病,且成熟后谷粒中有机砷含量也较高,其发病原因可能是植株有机砷含量增高。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明显,荃优822和皖稻68较抗病。淹水处理的水稻孕穗中后期植株地上部分铜、锌含量极显著降低,铁含量极显著增加,硫、镁、硅无明显变化。因此,可以排除铜中毒和缺硅、缺硫等因素导致发病,锌、铁元素含量变化对旱青立病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2020—2021年参试的20个品种,其中半冬性品种15个,春性品种5个,单产均在5250kg/hm2以上,均可以在沿淮作为稻茬迟播小麦品种.西农99单产最高,达7303.05kg/hm2;最低是扬麦24,单产为5340.62kg/hm2.其中16个品种单产在6000 kg/hm2以上,3个品种接近6000 kg/hm2.立冬后播种的晚播小麦,其抗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可以符合高产要求,沿淮地区立冬后播种的小麦每hm2纯收益可达606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2012年寿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对一些农户药剂防治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小麦—青毛豆高效绿色生产模式的实施主体及技术原理,阐述了其配套技术,对该模式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永州茶业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州市(原零陵地区)茶叶历史悠久,江华苦茶最早记载于春秋时代的《尔雅释木》:“、苦荼”,距今约2500余年。宁远县古时产疑茶“以出九疑山故名”,“每岁谷雨前采芽焙之曰炭青,味甘香不减武夷日铸,以潇水煮之厥味倍佳。”(清嘉庆《九疑山志》)唐代大文学家...  相似文献   
6.
2019年江淮地区水稻旱青立病零星发生,直播稻田未发生,发病与品种关系不明显,发病与孕穗期高温关系不显著,稻虾田等长期积水的田块及稻田中地势低洼地方易发病,旱改水田和白土田易发病。在病田里,病丛呈点片状分布;发病植株未出现倒生根,未出现高位分蘖及成穗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函数空间正交函数系在数据拟合、函数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正交函数系使得数值计算中的计算量大大减小,数值稳定,结果准确。方法根据函数空间中正交函数系的定义,证明文中所给出的三角函数系、余弦函数系、正弦函数系、勒让德多项式系函数系是正交函数系。同时根据函数空间中构造对偶基算法,得到正交函数系的对偶基及其升阶算法。结果得到正交函数系、对偶基及其升阶算法,并以正交正弦函数系为例来验证文章对偶基算法的正确性。结论根据对偶基理论,得到正交函数系对偶基及其升阶算法,可以将其应用在数据拟合、函数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中。对后续研究数值计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和长期淹水两种处理,3次重复,进行大田旱青立病发病原因区组对比试验。2021年参试品种8个,6个区组共48个小区;2022年参试品种4个,6个区组共24个小区。结果证明,及时烤田加干干湿湿管理,不会发生旱青立病;长期淹水不烤田易发生旱青立病,其发病原因是植株有机砷含量增高,且成熟后籽粒有机砷含量也较高。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明显,荃优822和皖稻68较抗病。淹水处理的水稻孕穗中后期植株铜、锌含量降低明显,铁含量增加,硫、镁、硅无明显变化,因此铜中毒和缺硅、缺硫因素可以排除,锌、铁元素降低对旱青立病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烤田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长期淹水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加孕穗期干干湿湿管理,在防病的同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不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麦秸秆发酵,制作机械化育秧工厂的育秧基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核心技术是利用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对秸秆进行生物降解,最终将秸秆等原料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小分子有机质和腐殖质等稳定的物质,再将这些物质按一定工艺和要求制成育秧基质。本文论述了稻麦秸秆发酵育秧基质化利用模式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及配套技术,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4个水稻机插秧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荃优1606、两优3108、诺两优6号、两优1606、和两优713、荃优822、川优617、荃两优1822、Y两优1500、徽两优1133、开两优17、荃优712、昌两优8号、晶两优534、两优1105、万象优982、华浙优1534、韵两优丝苗等18个品种适合在沿淮地区作机插秧种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2020年水稻单产不高,生育期较常年推迟10~1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