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六个油菜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菜的三个基本种和三个复合种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研究表明:六个种特别是三个基本种的染色体形态是大致相似的;但随体的形态和数目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和杂合性;同时,三个复合种中随体数目是其基本种亲本之和。  相似文献   
2.
低芥酸杂交油菜渝杂18由西南农业大学采用化学杀雄方法育成,品比试验产量1950-2715kg/hm^2;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2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3%。渝杂18商品种子含油量39.97%,芥酸含量0.62%。199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11个油菜品系,以西南302品种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每果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而且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最大,对产量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在低芥酸品种的选育过程中,着重注意每果粒数的选择,有可能克服低芥酸品种产量低的矛盾。一次有效分枝数对产量和含油量都呈正相关,但对芥酸含量却具有一定的负效应,而且遗传力也较大,选择效果较好,所以选择一次有效分枝数,对选育高产、高含油量及低芥酸含量的品种,仍有较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1个低芥品系的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在低芥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双低或双无新品种,不会影响其它品质性状的变化;亚油酸与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油酸和亚油酸的总量进行选择能够有效地提高油的品质;含油量与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含油量与蛋白质总量进行选择,可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提高油分与蛋白质的含量。在低芥群体中,以油酸,亚油酸总量以及含油量与蛋白质的总量为目标进行选择,比任何单一性状的选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欧洲油菜(B.napuo)和日本油菜(B.napella)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差异较大,为欧洲油菜和日本油菜区分为两个种或种以下的变种的论点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三大类型油菜及种间杂交后代的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在酸性磷酸脂酶(APS)同工酶的表现上具有稳定的遗传基础。在白菜型油菜中,B.campestris和B. chinensis属同一物种。在甘蓝型油菜中,随品种来源不同,酶谱有差异。APS在油菜中的表现具有二聚体酶的特性。在油菜远缘杂交中,APS可作为杂种后代鉴定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