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黑龙江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灌溉增产潜力研究是建设灌溉设施的基础,该文利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通过灌溉措施可获得的增产潜力。田间验证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对黑龙江省灌溉和雨养玉米均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充分灌溉和雨养产量潜力之间的产量差),利用Hybrid-Maize模型结合实际的生产要素(品种、密度和生育期)及多年气象数据对黑龙江全省玉米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较大,第3、4、5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小;第1与第2积温带西部代表站点灌溉增产潜力大于东部。区域模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西南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5000kg/hm2以上,而东部地区雨养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4000~14799kg/hm2;自西南向东、向北,灌溉增产潜力逐渐变小,西南部的灌溉增产潜力最大,达到1600kg/hm2以上,而东部与北部最小,灌溉增产潜力小于300kg/hm2。当生育期内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时灌溉增产潜力变异最大。因此,黑龙江省玉米灌溉条件的建设应综合考虑积温和降雨2个要素,优先考虑积温较高(第1与第2积温带)、降雨较低(生育期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的区域。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建立合理的水利灌溉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对大豆蚜虫的防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2.5~30.0 g.hm-2在实际田间操作条件下对大豆蚜虫的防效在95.0%~97.6%,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水稻超早育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活动积温比虎林地区多150~200℃的12~15叶越区晚熟品种,通过提早扣棚,增加活动积温,使其正常成熟。结果表明:在虎林区选择12~13叶品种才能安全成熟,其中株高过高的品种要注意肥水调控,防止其倒伏,增施磷钾肥,使茎秆粗壮,提早成熟;秧苗管理要防止徒长和干枯,更要防止因育苗时间过长引起早穗。  相似文献   
4.
德美亚1号是早熟、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2010年对其进行了关于密度和施肥量的良种良法栽培试验,以便于初步摸索出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0农场适宜的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农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果穗穗长及穗粗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穗粒数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秃尖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氮素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处理2、4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2、3、4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3、4比处理1(CK)分别增产10.6%、14.6%和10.9%;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青贮玉米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种植密度.2007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对中原单32号、高油115和龙育1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密度筛选试验,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个玉米品种共10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垦单5号和德美亚1号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垦单13号子粒产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摸索出垦单5号、垦单13号和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7.50~8.25万株、7.5万株和9.0万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