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自制的生物质疫木热处理炉(SLYF-21)为疫木热处理设备(疫木采伐粉碎剩余物为燃料)、以疫木为试验材料,借鉴控制方程、湍流模型、混合(Mixture)模型、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构建疫木处理炉内多物理场耦合的热处理过程仿真模型,模拟遴选适宜的疫木热处理工艺参数。2022年7月1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应用生物质疫木热处理炉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疫木进行热处理试验(热处理7 h),测定不同热处理时间时的各监测点温度,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检验模型可靠性。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疫木直径、含水率、热处理环境温度对热处理时间的影响,遴选适宜的疫木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炉内不同位置,疫木与环境的传热强度差异明显;木堆下部疫木温度高于上部、木堆内部疫木温度低于外围,木堆中心位置是传热的不利位置,应作为疫木中心温度监测的重点区域。疫木直径增加、环境温度降低、含水率增大,均会导致疫木热处理所需热量的增加和所需时间的延长,而且环境温度对热处理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寒地环境时,可通过调整风机频率、增加炉体保温材料等措施提高炉体内升温速度,弥补低温环境对热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