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引起荸荠腐烂的细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腐烂的荸荠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16S RNA基因序列结果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2株腐败菌生长速度较快;产气肠杆菌的耐酸、耐温、耐盐性较强,培养液初始p H 3. 5,培养温度45℃,或培养液中添加7. 5%的Na Cl,仍不能完全抑制其生长,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耐酸、耐温、耐盐性则较差;此外,2株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的抗性较强,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均高于1 024μg/ml,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及四环素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均低于1 024μg/ml,且产气肠杆菌的耐受力强于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荸荠贮藏过程中的抗菌防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马铃薯片的热风干燥特性,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研究不同装料量、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马铃薯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建立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和装料量均显著影响马铃薯片的热风干燥特性,热风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马铃薯片的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越短;马铃薯片热风干燥过程无明显的恒速阶段,主要以降速干燥为主。通过对6种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Wang-Singh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R2和较低的卡方(χ2),试验值和模型预测值能较好地吻合,该模型能够准确地表达和预测马铃薯片热风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对贡柑品质的影响,为贡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0、4和8℃3个冷藏温度分别进行贮藏,研究贡柑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指标及失重率、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贡柑在3个不同冷藏温度下,总体上显示温度越低营养指标越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变化范围在11.4%~13.5%;可滴定酸含量由0.46%上升到0.60%~0.65%;总糖含量总体均呈"S"型变化;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温度越低,失重率越小,感官评价越好。[结论]综合分析得出,0℃冷藏的贡柑保鲜效果较好,4和8℃冷藏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4.
香芋全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芋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香芋全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并对包埋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添加0.01%的黄原胶作为包埋剂可提高出粉率,加速干燥,防止粘壁;香芋全粉喷雾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速率51 m L/min,进风温度190℃,料液浓度22%,雾化器转速21 000 r/min,该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较好,制得的香芋全粉呈淡紫色,质地光滑,香芋固有气味浓郁,出粉率为15.74%,水分活度0.421,色泽L*值18.41,a*值2.65,b*值3.48,流动性13.9 cm,堆积密度0.46 g/m L。本研究获得的香芋全粉可作为食品配料应用在各类加工食品中。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农药"毒死蜱"与韭菜中解毒代谢酶的关系,本试验以毒死蜱喷施韭菜,研究了不同作用时间韭菜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活性的变化动态并以小白菜与之对照。结果表明:韭菜和小白菜可溶性蛋白在受到毒死蜱作用时,其蛋白含量变化动态型式基本一致,呈立即升高随后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并分别在14和5d恢复到正常水平;GST,GSH-PX的活性在韭菜中的变化不明显,在小白菜中程上升趋势;正常情况下2种蔬菜中ACP的活性是AKP的100倍左右,受胁迫时韭菜两磷酸酯酶变化不大,小白菜的两磷酸酯酶活性在作用后期迅速下降。毒死蜱在小白菜中的作用时间比韭菜短;小白菜的解毒代谢酶活性较韭菜高;小白菜能够更好的保护细胞膜结构并维护自身功能的完整。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荸荠皮的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荸荠皮为原料生产果醋、果酒和饮料,从荸荠皮中提取棕色素、黄酮类物质和果胶等,以及荸荠皮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高效利用荸荠皮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电子束辐照对饼粕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抑制作用,以1、2、3、5、7、9 k Gy剂量的电子束对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饲料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大豆抗原、硫葡糖苷及其水解产物、植酸、单宁及游离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降低饼粕类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及其水解产物、植酸、单宁、游离棉酚等的含量,其中3 k Gy电子束辐照后,大豆球蛋白降低22.63%;7 k Gy下异硫氰酸酯降低17.17%,9 k Gy下噁唑烷硫酮、硫代葡萄糖苷、单宁、游离棉酚分别下降14.17%、15.83%、18.18%、13.17%,但电子束辐照对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抑制效果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饼粕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查尔酮异构酶(CHI)是植物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为了研究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表面黄化的机理,利用RACE技术对荸荠CHI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荸荠CHI基因(CwCHI)cDNA序列长度为1 003 bp(GeneBank:MG719238),含有一个744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其DNA包含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Cw CHI可编码247个氨基酸,经预测其分子量为26.410 kD,理论等电点为4.89。Cw CHI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占38.06%。通过多重比对发现,CwCHI具有该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决定底物偏好性的第201位氨基酸为Ser,与其他Ⅰ型CHI蛋白相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wCHI与油棕榈和菠萝的CHI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wCHI基因在荸荠皮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荸荠肉中的表达最低。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CHI活性和CwCHI表达量快速上升,水杨酸处理抑制了CHI活性的上升和CwCHI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储粮害虫的磷化氢抗性问题,采用电子加速器对磷化氢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米象成虫及大米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0~1000Gy的电子束辐照对两品系米象的致死效应,分析了二者对辐照的敏感性,并研究了0~5000Gy剂量辐照下大米的蒸煮品质。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对两品系米象的致死规律大致相同,二者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的蒸煮品质影响显著,随辐照剂量的升高,大米的胶稠度升高,吸水率、膨胀率和感官评分降低,5000Gy时蒸煮米饭出现明显的褐变。因此,100Gy~3000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不同品系米象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