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98-88、台农9802、日本矮脚、美引1号4个菜用早毛豆品种在南昌地区试种,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两个品种:日本矮脚、美引1号。  相似文献   
2.
早稻直播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早稻品种直播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南昌市生态气候的直播早稻品种,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免耕抛秧NK运筹以N2K2处理,即施纯N 150 kg/hm2、K2O 160.05 kg/hm2最佳,产量高达6 812.1 kg/hm2,较CK增产40.37%,增产极显著,增产原因在于N2K2运筹能在稳定较高水平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基础上,实现大穗大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肥料运筹对再生季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准两优608为材料,研究“直播-再生”栽培模式下再生季稻的肥料运筹.[结果]再生季稻的氮肥用量为75 kg/hm2、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0 d施用最利于再生稻增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昌市的直播-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早熟油菜品种青杂131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和播量2个试验因素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10月22日、10月26日、11月3日和11月10日)和播量(4.5 kg/hm2、6.0 kg/hm2和7.5 kg/hm2)对早熟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播期均能显著影响菜籽产量。在相同播量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生育期缩短,主要经济性状变劣,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量的增加,油菜的群体数量增大,这间接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进而可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双季晚稻田免耕直播种植青杂131时,应适时早播并适当加大播种量,通过增大群体数量来提高稻田油菜的产量。本研究条件下,早熟油菜青杂131在10月22日播种、播种量为7.5 kg/hm2时,产量可达到18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赣花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磷肥(0、45、90、135、180 kg/hm2,以P2O5计,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和氮肥(0、60、90、120、150 kg/hm2,以N计,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对南昌地区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主要是通过影响花生的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等影响产量.在氮肥(N)用量90 kg/hm2、磷肥(P2O5)用量90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节肥效果最好.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该肥料用量水平可使花生产量增加8.97%,磷肥用量减少50%,氮肥用量减少14.3%.  相似文献   
7.
花生、甜瓜、辣椒种子包衣后3个月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比未包衣的高,室温条件下包衣后种子的安全贮藏期为90d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准两优608和两优527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直播-再生"的栽培方式下,准两优608和两优527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昌市的直播-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赣油杂1号”菜油两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在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的薹肥施用时间、摘薹时期和采摘长度的处理对菜薹、菜籽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抽薹前施尿素120kg/hm2,薹高30cm,摘薹20cm,菜薹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菜籽产量略有下降,但不显著,产值可达18610.2元/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8种不同的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多抗霉素、戊唑醇、醚菌酯处理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处理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