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日本数值预报产品、T213资料分析发生在泰安地区的一次初春罕见的强降水过程。分析发现:地面倒槽东移缓慢、较长的降水时间是形成这次强降水的关键,低空急流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气是强降水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双行交错”种植方式的玉米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我国最新专利技术—"双行交错稀植"种植方式玉米增产的生理生态相关机理,为我国玉米及其他作物高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新思路。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材,在玉米种植密度为12.1万株/hm2的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比较了双行单株交错(简称"双行交错,"SHJC)、双行平行(SHPX)和单行平行(PX)3种种植方式下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日变化,探索"双行交错稀植"玉米的生育特征及其增产机理。结果表明:与相同种植密度的不交错种植方式相比,双行交错稀植玉米具有明显的生理生态优势,其穗位叶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且上升为最大光合速率的时间早,其群体各层的相对光强均小于其它种植方式,量子效率高,热耗散少,可以充分利用强光,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采用盆栽设置不同水分处理的方法,从根、茎、叶叶鞘、雌穗等器官水平考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茎秆和叶鞘3个部分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灌浆前,叶片是最主要的干物质积累器官,所占比例为22%;灌浆后,叶片所占比例仍高达21%。茎秆也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在抽雄初期,水分适宜条件下,茎秆所占总重的26%;在抽雄后期,茎秆占总重上升为30%。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的比重为24%和23%。水分胁迫条件下,叶鞘的比重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分别为21%和18%。夏玉米鲁单981在生殖生长阶段,对土壤水分非常敏感,水分胁迫有利于其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但在生产上应根据天气及土壤状况及时浇水,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泰山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泰山气温、降水、大风、大雾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研究分析了泰山的气候变化规律。对泰山自然奇观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了泰山奇观出现的气候规律、有利的天气形势和最佳观赏季节、最佳观赏时间和位置,以期为广大游客选择最佳旅游时机、观赏泰山自然奇观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