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最佳的组织培养方法,本试验以铁皮石斛带节茎段作为外植体,探寻铁皮石斛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最优消毒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对腋芽诱导、丛芽增殖、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铁皮石斛带节茎段作外植体时,最佳的基本培养基是1/2MS培养基,在1‰HgCl2中浸泡消毒的最优时间为10 min;诱导腋芽时以1/2MS+10 g·L-1蔗糖+0.6 mg·L-1 NAA+1.5 mg·L-1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丛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6 mg·L-1 NAA+1.5 mg·L-16-BA;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1 IBA+0.9 mg·L-1 NAA.  相似文献   
2.
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物484/485和CAPs标记PCR-AccI对软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DNA分子标记检测表明,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受一个与Wx基因非等位的基因控制。遗传分析表明,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对高直链淀粉含量为隐性,表现为单基因遗传。为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定位以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粳稻中花11 T-DNA插入突变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对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T-DNA转化,构建了含1489个独立的再生转化株系的突变体库,不仅为水稻功能基因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平台,还创造了一些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突变材料,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插入第1代单本移栽且单本收获,第2代播种1066个家系,在水稻各个生育阶段从中独立筛选得到各类外形突变体66个。经过第三代重复筛选获得包括茎、叶、花和穗变异等各类突变52份。结果表明,外观性状的突变频率为3.4%。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麝香百合组织培养最优外植体及探讨蔗糖、6-BA和NAA的最佳用量,本文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4因素3水平(L9(34))3次重复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花器官及不同浓度的蔗糖、6-BA(6苄基嘌呤)和NAA(α-萘乙酸)对麝香百合组织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托为诱导不定芽最优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3mg/L+蔗糖90g/L。同时经过分析,可以判断本试验中设计的4个试验因素对百合组培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外植体〉蔗糖〉奈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本研究结果将为百合优良品种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5.
夏九成  龙廷  秦达念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98-9399,9576
介绍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发现、结构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并从神经元的发育、生存、离子平衡和神经递质释放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TNF-α对下丘脑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对热带玉米群体墨白964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夏九成  杨克诚  张怀渝 《作物学报》2004,30(10):980-989
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改良MW964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混合选择后群体的播种至抽丝日数、播种至散粉日数和雌雄间隔(ASI)有显著的选择增益,株高、雄穗主轴长度、秃尖、穗粗、行粒数、穗重、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有显著的相关响应,且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C0、C1、C2和C3测交种群体  相似文献   
7.
以百合的花器官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6-BA+0.3mg/L NAA+90g/L蔗糖;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 NAA。花托具有较强的诱导能力,而花丝和花柱则没有明显的分化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百合优良品种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8.
夏九成  彭超  刘应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31-15132
[目的]对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方法]利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长素2,4-D与细胞分裂素6-BA对攀枝花苏铁羽叶诱导愈伤的影响情况,并寻找恰当的激素浓度配比.[结果]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1.5 mg/L2,4-D;经方差分析,发现攀枝花苏铁形成愈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2,4-D的浓度及2,4-D和6-BA间的相互作用,而6-BA的单独作用对愈伤的形成虽有一定影响,但达不到显著水平.[结论]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攀枝花苏铁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