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2005是温州农业的大灾之年,温州先后遭受五次台风正面袭击或严重外围影响。两系杂交稻丰两优1号在永嘉县乌牛镇进行了单季晚稻“六百亩示范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8.33 t/hm^2,比温州市2005年晚稻平均产量5.25 t/hm^2增3.08 t/hm^2,最高产量达8.73 t/hm^2,大灾之年在温州市首次获得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平衡高产。本文主要介绍了示范方的建设情况,技术措施、示范概况与结果,总结了灾年获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温州黄栀子产业现状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黄栀子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期加快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协优93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308系系9308为C57(粳)//300号(粳)/IR26(灿)复杂组配的系选后代。该组合德大粒多,感光悸强。其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以增穗增粒为主攻方向。作连作晚稻栽培大田插足基本蘖苗100万/hm^2,作中稻栽培为80万/hm^2。施纯氮量180kg/hm^2,采用闪促后控确保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夏如达 《中国稻米》2001,7(4):29-29
温12(原名温鉴12)系温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 ,全生育期114天左右 ,比浙733迟1~2天。在温州累计试种面积已达10533hm2。经几年试种示范表现出稳产高产 ,熟期适中 ,穗大粒多 ,米质较优 ,食味佳等特性。于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一、产品表现温12于1995年参加温州市联合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462.7kg/667m2,比对照温189增产8.7 % ,达显著水平。1996年参加浙江省联品试验 ,平均产量494kg/667m2,比浙733增产0.6% ,居迟熟组第一位。199…  相似文献   
6.
7.
8.
丰两优1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丰两优 1号是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与北方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于 1999年用广占 63S与 93 11配组合作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 ,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丰两优 1号在温州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嘉丰优2号作单季稻栽培的最适播期,试验设计了5个不同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20日、5月28日、6月5日、6月13日和6月21日。结果表明,籼粳杂交品种嘉丰优2号随播种时间推迟,播种至齐穗历期从95 d缩短至81 d,全生育期从164 d缩短至131 d,表明该品种有较强的感光性;在温州平原地区作单季稻种植以5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期,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正1现状1.1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据2007~2016年温州市分品种面积统计分析,200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26 020hm~2,2016年播种面积91 353.33hm~2,比2007年减少27.51%。其中2007年早稻播种面积33 953.33hm~2,2016年播种面积27 446.67hm~2,比2 0 0 7年减少1 9.1 6%;2 0 0 7年中晚稻播种面积92 066.67hm~2,2016年播种面积63 906.67hm~2,较2007年减少30.58%,其降幅大于早稻。2007~2016年全市早稻以推广常规品种为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