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使粮油全面发展,根据农业部及河北省农业厅的安排,2011年在新乐、辛集市开展了花生、棉花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概况1.1花生万亩示范片。花生高产示范片选择在新乐市的承安、大岳、杜固、正莫4个万亩地膜花生高产生产基地,示范建立4个核心示范区,其中地膜花生4.5万亩,示范片共有农户5706户,总人口22820人。  相似文献   
2.
茄子需肥特点及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茄子需肥特点茄子是一种喜肥作物,营养不良会使短柱花增多,不利授粉坐果。茄子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生长发育而增加。生育初期的肥料主要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在盛果期,对氮和钾的吸收逐渐增多,这个时期如果肥料不足,则花发育不良,植株生长不好。氮素对茄子各生育期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1 黄瓜缺钙的症状表现 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因此缺钙症状常表现在新生组织上,一般幼叶的含钙量少于老叶.缺钙时容易引起心叶病变,顶端生长受阻,叶片发黄、卷曲,顶部叶片变小,出现矮化症状,叶蔓变褐枯死.若遇连续低温、寡照,而后突然晴天、高温,则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缘卷曲,枯死,呈降落伞状,上位叶的叶脉间黄化,叶变小,根部枯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小分子诱导制剂在露地甘蓝上的应用效果,探明最佳施用方法,开展了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小分子诱导制剂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的作用。定植时用小分子诱导制剂300倍液蘸根+定植后喷施小分子诱导制剂300倍液3次(间隔10~15 d喷施1次),肥效持续时间长,增产幅度达到21.21%。  相似文献   
5.
夏春婷 《中国棉花》2013,40(4):42-42
作物收获期是根据其成熟期来决定的.收获期掌握不好,常会造成减产和降低产品质量,使经济效益下降,棉花也不例外.现将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问题 我国多数棉区棉花采收期从8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近年来调查发现,在棉花采收中不注意科学采收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存在采收过早、过晚及混收混存等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效益不佳. 1.1采收过早.由于棉田面积减少,棉农视棉为宝,为防雨淋、失窃等,往往不等棉铃完全开裂就采收(即摘"笑口棉");但此时棉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致棉农收入减少.同时,过早采收由于吐絮不畅,采收费工,且采摘的子棉水分含量偏高,不易干燥,影响棉纤维强力,进而影响纺纱性能;同时常导致色泽不正.据观测,在北方8-9月,一般棉铃在开裂后4~5 d才开畅;另据有关部门测定,棉纤维强力的高值在棉铃裂开后的第7天.所以,刚开裂或半开裂的棉花是不能采收的.尤其严重的是一些棉花繁种田不等完全成熟就采收,还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包衣棉种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种包衣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实用技术 ,它是集生物、化工、机械等学科研究成果于一体的综合性种子加工技术 ,具有防虫治病、提高保苗率、节省种子、减少用药用工等功效。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前几年河北省试用推广包衣棉种的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是棉花播种后出苗不齐或出苗后严重死苗 ,其原因是包衣技术不过关和栽培技术不配套。为此 ,我们研究探索了下列包衣棉种综合配套增产技术。1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早熟不早衰的优良品种如冀棉 2 0、冀棉 2 4、中棉所 1 2、新棉 33B等。2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严把包衣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棉33B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棉33B 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Bt基因导入由柯字312与DP5415杂交而育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棉新品种。这种棉花可产生内源毒素 ,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棉株初期将其杀死。经过对其副产品进行大量测试 ,证明其对人、畜、鱼类及天敌无害 ,被美国农业部、食品局和环保署列为“安全”级品种。新棉33B 棉子油经河北省卫生防疫部门检测 ,认定无毒且完全符合我国食用油标准。河北省1995年从美国岱字棉公司引进了保铃抗虫棉新棉33B 品种后 ,经试验、示范和审定 ,到1998年全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小分子诱导制剂与生物菌肥配施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探明最佳施用方法,开展了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喷施小分子诱导制剂+沃丰地宝灌根3次(间隔15~20 d施1次),喷施浓度为300倍液,灌根浓度为100倍液,番茄长势最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增产22.14%。表明以上施肥处理具有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不同的棚型结构安排种植茬口,引进推广优良耐低温弱光抗病蔬菜新品种,并集合了秸秆埋施、集约化育苗、低温连阴天蔬菜综合管理、病虫害生态防控等技术,能有效防御设施蔬菜低温连阴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石家庄市常年蔬菜播种面积在16万hm2(240万亩)左右,居河北省前列。其中设施蔬菜面积8 万hm2(12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0.6%,产值占蔬菜总产值的67%以上,目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石家庄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近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一年两季番茄循环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石家庄市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光热资源利用效率低、肥水超量使用、潜在污染较为突出等问题,从水肥高效管理、光照优化调节、蔬菜残体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上的组装配套,形成日光温室一年两季番茄循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达到了蔬菜增产、节本、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目的,对当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