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木耳菌种的保藏,在我地区一般是采用斜面和木屑一级种在冰箱内保藏。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耳片组织分离菌种取得成功后,于81年7月进行种耳低温保藏期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于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种耳:①采自房县的野生黑木耳;②采自天门县棉籽壳室内栽培的黑木耳。前者于7月6日后者于7月15日置冰箱(-4℃)低温保藏。在保藏期间曾发生过停由,长者达10来天,短者1~2天。(二)分离和培养:冰箱保藏的二个种耳,于1986年3月8、15日和4月20日进行三次  相似文献   
2.
光伪步虫甲(Ceropria subocellat Cast)是危害黑木耳的主要害虫,耳片受该虫的危害率达10%以上。为了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2~1984年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体长9~12毫米,宽4.5~6毫米,长椭圆形,一般雌大雄小。初羽化耐黄白色,后变为兰褐色,背上有明显的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的菌种分离培养一般是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由于琼脂价格昂贵又不易买到,为此作者于1988年11月—1989年6月进行了木屑培养基培养组织分离菌种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种:平菇有404、大白平菇,香菇有7925、Cr-02,金针菇有8号、10号,此外还有猴头菇,毛木耳和黑木耳。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房县主要的土特产骨干品种之一,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房耳(燕耳)以朵大、肉厚、质好著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房县有“木耳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计酬责任制,耳农生产黑木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黑木耳总产量1984年由1981年的25万多公斤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研究银耳菌丝的生理特性,大多是用银耳和香灰菌的混合菌丝,很少用单一的纯银耳菌丝。1980~1981年,我们用露地银耳组织分离菌丝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种耳来源:菌种于1979年从上海农科院食菌所引进,次年4月接种在段木上,取采收的银耳做种耳,进行无菌处理后分离。 (二)培养基:①分离培养基,松针汁800  相似文献   
6.
去夏湖北省天门汉川一带发生稻蝗,势甚猖撅,被害的面积约有二十八万余亩,幸赖中央派来飞机数架,撒了六六六粉,迅速地把它扑灭,田禾得以保存,否则酿成巨灾,损失不可设想。又据去冬中南农林部所召集的全区农业技术会议,到会的昆虫专家都说各省稻蝗灾情年有增加的趋势,所以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此甚为注意,加之去冬天气温暖异常,未经大雪僵冻,今年推测虫灾恐怕会更厉害。因此  相似文献   
7.
1956年结合我们在醴陵的工作,对于二化螟、三化螟造成虫伤株的损失及稻浮尘子、纵卷叶虫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考察。兹将初步结果整理介绍于后。 二 化螟 二化螟为害水稻,除造成枯心及白穗外,还有虫伤株,这一点过去已有报导。我们今年在醴陵工作时,也注意了这个问题,如检剖各类型晚稻植株结果,知二化螟所造成的虫伤株率较二化螟的白穗率要高。单就连作晚秈(番子)来说,白穗率为0.11%,而虫伤株率则为2.36%。连作晚粳和一季晚糯的情况也是为此。(见表1)  相似文献   
8.
螟虫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产量,是当前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因稻区辽阔,耕作制度复杂,水稻品种繁多,加以气候年复不同,而3种螟虫的生物学特性各异,发生早迟,为害现象亦不甚一致,且分布情况又极错综,所以造成防治上的困难。我国许多学者曾经多年的研究,对三化螟还有一套较成熟的防治方法;但对二化螟尚少系统研究。二化螟系杂食性,且具有抵抗和适应外界环境的顽强性,它能从稻根中向外逃逸。目前从其生活习性上观察研究,获得一些防治的途径,如高割低割、秋耕秋耙等结合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措施,并在秧田,本田适当采用666,或根据一定条件插菸绳、菸茎作为辅助方法,以达到减轻螟  相似文献   
9.
夏温澍 《食用菌》1994,16(6):11-12
木屑培养基通常是用来生产木腐菌二级种和栽培种的,用于一级种的分离、鉴别、制作和保存都比较少。笔者从1981年以来先后用该培养基进行了下述几项试验,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蜜环菌,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灵芝,茯苓等。 (二)培养基 ①试验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蔗糖和石膏粉各1%,水适量。②对照培养基为马钤薯200g、蔗糖和琼脂各20g、水1000ml,均装瓶或试管中,前者1.5kg/cm~2压力灭菌60分钟,后者灭菌20分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