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泳测定了日本25个县224个野生大豆的种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变异性。利用等电点电泳证实一个新的SKTI变异体,它比典型Tia,Tib和Tic类型具有较高的等电点。这个变异体收集于日本的三重县津市的一个群体。经过两年的种植和比较测定表明它具有遗传稳定性,证明是一个新的遗传变异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电泳调查了日本1767野生大豆个体的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类型及频率分布。日本野生大豆存在两类型,即Tia和Tib,频率分别为94.5%和5.5%。从纬度上看,34°~38°带比其它纬度带有较高的Tib频率。本调查看到约1%的材料是Tia/Tib杂和体。 首次观察了3种蛋白的变异性。这些蛋白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及地理分布差异。K1有3个形态:缺失体,快带和慢带;K2有两种形态:快带和慢带;B有两种形态:快带和慢带。本文提出这3种蛋白可以做为“等位酶”,用于野生大豆地理遗传分化的研究。 日本野生大豆的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型频率略高于中国,荧光型频率远高于中国。初步讨论了日本天然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变异,似乎由低纬度到高纬度地理变异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芥蓝的采后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为观察法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东北部区域内繁殖期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栖木与巢的距离及双亲是否对栖木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在不同繁殖时期内,其栖木与巢的距离具有极显著差异(F=130.265,自由度为2,P≤0.001),产卵期为(21.90±5.06)m,孵化期为(16.80±5.10)m,育雏期为(7.80±3.85)m,且双亲均有重复利用同一栖木的习性,在育雏期栖木的重复利用最高.  相似文献   
5.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抑制剂现已报告有6个电泳形态,Tia,Tib,Tic,Tia-s,Tib-f一一个最慢的电泳移动形态。Tia,Tib,Tic的活性已被报道。Tia和Tic有相似的活性,Tib的活性低于前两者。本文使用DEAE-cellulose层析化纯化了Tia和Tia-s蛋白和测定比较了这两个形态的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