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以6个大豆品种及其15个正交组合的杂种F_1代为材料,研究了大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并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各性状随机区组和配合力方差分析都达到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以开育8号、吉林21号、吉林18号一般配合力较好。亲本自身表现与一般配合力紧密相关。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存在内在的联系。文中探讨了利用F_1遗传信息,对指导亲本选配及其它育种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吉农四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古农四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栽培特点和适应区域,阐述了在育种中所取得成效的几点体会。新品种从杂交开始至育成经历了8年时间,1992年7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本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水平高、稳产性突出、农艺性状优良、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品种群体为试材,应用方差分析方法,估算了13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平均变幅与变异系数仅全生育期、每荚粒数较小,其余性状均比较大。遗传力以生育期、主茎节数、百粒重、株高、一粒荚,每荚粒数为高,一株粒重最低。遗传进度以全生育期、每荚粒数、一株荚数、一株粒重相对较低,其他性状均比较高。遗传相关以全生育期、主茎节数、一株荚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单株产量关系尤为密切。研究揭示了本品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为相关选择提供了较佳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大豆各种类型品种之间收获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以及干物质运转能力各不相同。大豆收获指数与品种的熟期类型、株高、主茎节数、成热株重等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早熟、半矮秆、节数较少、成熟株重较低的类型品种收获指数较高,晚熟、高秆、多节、成熟株重较高的则比较低,呈规律性变化。收获指数与子粒产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但非直线关系,而是近似常态分布关系,高产类型品种其收获指数多出现在0.401~0.450、0.451~0.500及0.501~0.550三个级差范围,产量的最高点是在0.451~0.500指数级差组之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应用相关遗传力分析方法研究东北春大豆优良品种群体主要性状的相关遗传变异问题。估算了8个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力,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生育期4个性状与单株粒重具有较高的相关遗传力,分别为0.4050、0.3788、0.4365、0.3915,其相应的遗传相关系数也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与相关遗传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依据上述4个性状对单株粒重进行相关选择可靠性较大。通径分析表明,百粒重、主茎节数、单株粒数3个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株高、单株荚数、一荚粒数居中,生育期最小。相关与通径分析均表明,百粒重、主茎节数两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力相当大,是间接选择的重要目标性状。文中初步探讨了应用相关遗传力分析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