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种质量检验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作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纯种和杂交种、结合抽样推断理论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本文通过生产性试验,比较了这种判别检验方法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蚕期或结茧期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的一致性,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判别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姚新弟 《中国蚕业》2003,24(3):49-49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蚕桑生产的疫病,其传播途径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为了有效地切断微粒子病的食下传染途径,确保蚕种质量,从2000年开始本场全面实施全程桑叶叶面清洗消毒。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对全程叶面消毒的一些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有效地控制微粒子病的蔓延取得了很好的“防微”效果。本文就有关原蚕饲育中的叶面消毒技术试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观察蚁蚕。【结果】不同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蚕体颜色、斑纹、斑纹颜色和形状、体型等形体特征,这种形体特征与4、5龄大蚕的形体特征不同,据此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期形体特征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摄影设备首先建立每一个家蚕品种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的图文数据库;然后将待鉴别家蚕品种的形体特征与数据库中已知品种的形体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析,按照概率分布理论和抽样推断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为了同时减少将不合格蚕种误判为合格蚕种及将合格蚕种误判为不合格蚕种的鉴定风险,拟采用2次抽样检验方法,2个样本组成都为1 000个个体,当第一检和第二检检出纯种数分别小于等于38和79时判为合格蚕种。【结论】本方法可达到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早时期的检验蚕种杂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弟 《蚕桑通报》2003,34(3):39-40
蚕种生产是以获得健康的蛹体,而使蛹体正常化蛾交配,产出优质的蚕卵为目的。后期死蛹是在蛹期保护过程中由于体质原因或创伤而感染发病,造成蚕蛹死亡,往往影响单产,给蚕种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死笼率是原蚕饲育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蚕儿幼虫期强健状况总体现。那么,死笼率的高低是否与原蚕的后期死蛹有一定的关系呢?笔者根据本场2001年春、秋,2002年春3期54A、丰一品种原蚕的死笼率及后期死蛹率的调查数据,作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1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率的调查见表1,死笼率为种茧调查数据,后期死蛹率为5匾雄蛹(每匾1500头)平均数。2分析与…  相似文献   
5.
1 基本概况嘉兴市蚕种场创建于1 936年,是嘉兴市农业经济局下属实行企业化运作的自收自支国有事业单位。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给蚕种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蚕种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全省实行“资格认定、分级管理、合同定购、统一供种”,为维护蚕种产销秩序,我场主动压缩  相似文献   
6.
小蚕期个体形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别家蚕品种的真实性及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目前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实用的方法。研究发现,采用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观察蚁蚕或1、2龄小蚕,不同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蚕体颜色、斑纹、斑纹颜色和形状、体型等形体特征,这种形体特征与4、5龄大蚕的形体特征不同,据此可研究建立根据小蚕期形体特征鉴别家蚕品种及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家蚕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蚕种质量的必检项目。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蚕种杂交率检验方法,存在检验结果数据偏高、检验结果滞后、检验成本高等缺点;本文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研究开发一种根据抽样分布原理建立的利用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的、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的鉴别蚕种杂交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防微灵对原蚕生长发育及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龄叶面消毒技术预防原蚕微粒子病费工费时,成本高。微粒子病爆发期运用效果显著,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微粒子的感染率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减少损失。但在低感染率的情况下运用全龄叶面消毒技术,事倍功半,费工费时。采用常规的防微技术又不能保证将微粒子的感染率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采用叶面喷施防微灵则可弥补常规防微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控制原蚕微粒子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历年结果表明,一般性的常规预知检查与省检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差异,预检合格的省检往往有淘汰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秋用冷藏浸酸种由于冷藏时间短、解除滞育不够充分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胚子发育不一,孵化不齐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是各场及蚕种冷库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2002年早秋期,嘉兴蚕种冷库共浸酸了嘉兴、王店两个场春期生产的6个批次蚕种,其中有3个批次的蚕种孵化率不够理想,有个别批次实用孵化率甚至不到90%,影响了蚕种的正常供应。经分析认为,影响浸酸种孵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并对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进行了认真的试验总结。下面就影响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