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以马铃薯为辅料酿造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114%(原料量的0.114%)、主发酵温度28℃、麦曲添加量14.0%(原料量的14.0%)、料水比1∶0.7、每100 g原料添加425μL糖化酶、发酵初始pH值4.0。在优化得到的发酵条件下酿造得到的以马铃薯为辅料的成品黄酒,其酒精度、酸度、色、香、味等各项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GB/T 13662-2000,成品酒的感官品质得到了改善,且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063.4 mg/L,是普通黄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1.2~2.5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竹红菌奠定基础。[方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研究温度、消化时间及样品用量对野生竹红菌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野生竹红菌样品与硫酸钾、硫酸铜、硫酸的比例分别为1∶5、2∶1、1∶15时消化最佳。样品预处理条件和消化时间一致,温度为250~350℃时,不同的样品用量测定的总氮量没有较大差异。消化温度越高,样品中获得的粗蛋白和总氮越高,温度是影响消化的关键因素,并且消化温度越高所用的消化时间越短。[结论]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竹红菌中总氮的最优消化条件为样品量0.5 g左右,起始消化温度300℃,泡沫减少和烟雾变白后升高至350℃,消化时间4 h左右,在此条件下竹红菌的粗蛋白含量达22.50%,总含氮量达3.60%。  相似文献   
3.
大黄藤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黄藤种子挥发油,结果表明:所得提取物经GC-MS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二十二烷。  相似文献   
4.
蒙自地区石榴种植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榴 (PunicagranatumL )又名安石榴、若榴、天浆果等 ,属石榴科 ,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科 1属 2种 ,我国栽培仅一种即“普通石榴”。石榴生态适生范围较广 ,在年平均气温 10 2— 18 6℃ ,年日照时数为 1770 -2 6 6 5小时 ,无霜期 15 1— 36 5天 ,pH值 5 5— 8 5的地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闵勇  张薇  姚立华  刘卫  王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98-3300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篾厂乡)草果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从4种草果叶中共分离鉴定了61个化合物。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1醇-的含量最高超过20%。其次,桉叶油醇和棕榈酸含量均超过10%。[结论]草果叶挥发油中组成丰富,可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闵勇  刘卫  姚立华  张丽  杨金  古昆  邱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51-7152
[目的]为了开发石榴籽的药用价值,分析研究其药用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结构解析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组成。[结果]化合物1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12个C,4个CH,2个CH2,2个CH3O,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化合物骨架为二倍体双四氢呋喃类木质素。化合物2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7个C,8个CH,3个CH2,2个CH3O,可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其确定为二芳基丁内脂型木脂素。[结论]确定2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脂素和罗汉松脂素,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在杨梅红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研究杨梅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为稳定的红色;在60 ℃以下耐热性较好;H2O2、Na2SO3对杨梅红色素的影响显著,维生素C、K2S2O8对杨梅红色素基本无影响;蔗糖基质、葡萄糖基质、食盐基质、淀粉基质和K+、Ca2+、Mg2+、Zn2+对杨梅红色素吸光度基本无影响,Bi3+、Cu2+和Fe3+的影响很大,加入Fe3+的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浅橙色.  相似文献   
8.
榴绒粉蚧亦称紫绒粉蚧 (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 Kuwana)属同翅目粉蚧科 ,是危害石榴的重要害虫之一。在蒙自县石榴种植区普遍发生 ,以成虫、若虫刺吸石榴树嫩梢、枝叶、花(蕾 )、幼果、果实汁液 ,使树势衰弱 ,枝条枯死 ,果皮斑点 ,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及生长。该虫还潜入果实萼筒花丝中栖息 ,取食危害 ,以致造成伤口 ,为酵母病菌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在雨季到来时 ,雨水浸泡受害果实 ,酵母菌侵染造成腐果、酒果 ,影响了石榴的产量。环境气候条件可影响榴绒粉蚧的种群数量 ,因此 ,对 2 0 0 0年和 2 0…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微量元素在蒙自喜树叶和籽中的含量。[方法]通过干法制备蒙自喜树的叶和籽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其中Se、Mn、Hg、Fe、Pb、Zn、Cr、Cu、Cd等9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9种微量元素在喜树叶中的含量顺序为:Mn>Se>Fe>Hg>Zn>Pb>Cu>Cr>Cd,在喜树籽中的含量顺序是:Se>Mn>Hg>Fe>Pb>Zn>Cr>Cu>Cd。[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金属离子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竹红菌素的产量。[方法]对从野生竹红菌中分离出产红色素的竹红菌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研究适宜竹红菌生长的培养基、碳源、氮源和pH值。[结果]竹红菌在牛肉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色素分泌最多,颜色最浓。供试5种碳源处理中,竹红菌在乳糖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分泌色素最多,其次是麦芽糖、D-木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对竹红菌生长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NH4NO3培养基上竹红菌生长速度最快,色素分泌多,NH4Cl培养基上长势最慢。不同pH值对竹红菌生长影响较明显,竹红菌在pH值3~9范围内都能生长,pH值为6时长势最好,色素分泌最多。[结论]竹红菌在牛肉膏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最易利用的碳源和氮源是乳糖、NH4NO3,pH值3~9时均可生长,以pH值为6最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