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山西省运城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管护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多种天然林管护模式,有效地保护了天然林资源。 一、“五定、两设、三强化”管护模式 “五定”:即(一)定管护区域: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中心,依据森林、灌木林面积的大小,林相的优劣及山坡的自然条件(一般分为三种六类:即重点林区、一般林区;特殊灌木林、一般灌木林;重点造林未成林地、一般造林未成林地)来划分。区域面积大小的确定,主要以有利于管护工作而定。(二)定管护人员:县上确定管护人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运城市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3年来,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林业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天保”工程的不断实施和推进,一些影响工程实施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以致于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一步实施,对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辖13个县(市、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区。国土总面积为147.44万hm^2,林业用地面积45.99万hm^2,其中,天然林资源面积12.56万hm^2,占总面积的8.50%,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7.30%。现有的天然林集中分布在境内的中条山和吕梁山上,乔木型树种多为栓皮栎、青桐、混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资源保护(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山西省运城市自2001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对“天保”工程的实施认识不到位 部分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在思想上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没有真正认识到“天保”工程是一个国家级的生态工程。没有把“天保”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把“天保”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5.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 ,东经 110°15′~ 112°0 4′ ,北纬 34°35′~35°5 0′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十年九旱。干旱严重威胁着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及林木生长 ,影响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抗旱性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 ,栽植不同的抗旱树种 ,那一  相似文献   
6.
运城地区地处山西南部 ,全区有县属国有林场 11个 ,总经营面积 6 .0 6万 hm2 ,林场大多数设在国有宜林地面积较大的石质山地或风沙干旱区 ,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有林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 ,艰苦奋斗创业、自力更生办场 ,在大力保护、改造原有森林资源的同时 ,努力培育和发展森林面积 ,使有林地面积达到了 1.73万 hm2 ,林木蓄积达到 7939万 m3 ,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50 .4 % ,为改变生态环境 ,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1 国有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运城地区史称河东 ,历史上森林茂密 ,曾有“五老峰前猿声语 ,二贤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关系,基于1998—2019年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面板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福利绩效(Eco-welfare performance,EWP),将其分解为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2个驱动效应,并采用弹性系数脱钩指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影响各盟市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内蒙古各盟市的人类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且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向西上升的趋势,EWP总体上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内蒙古地区各盟市人类福祉增长与经济增长总体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不同程度提高,但后者一直低于前者,表明研究区经济增长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所消耗生态资本量的影响;此外,分析TFP和GTFP各分项指数时发现,技术进步指数在各分项指数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表明影响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为技术进步。本研究可为内蒙古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