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橙为桑科、桑橙属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30m,原产于美国,该树种具有抗旱、耐寒、抗风、固沙等功能,对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减轻水土流失,改善气候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桑橙也是天然的生物杀虫剂和防腐剂,具有广泛的工业利用价值,还具有多种优良基因资源,因此引进该树种将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桑橙的育苗经验,逐步掌握桑橙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无性系的抗病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研究马尾松抗性候选无性系的抗病性测定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大棚内接种能够加速病害的发生,同时在高温和干燥条件下,松树树种间反应不一样,不能真实体现出各松树种间的抗性能力,接种测定环境适合在野外。在野外接种环境下,火炬松抗性能力最强,确定无性系抗性能力对照树种应为火炬松。各松树在不同接种环境下的感病率在接种第9周后均达到最大值,在此时间内进行调查并分析植株的抗病能力较佳。抗性候选无性系间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候选家系的平均健全率78.2%,抗性无性系的平均健全率76%,对照使用的马尾松健全率29.7%,火炬松健全率52.4%。结果显示马尾松抗性无性系的抗性水平高于火炬松0.45倍,为普通对照马尾松的1.63倍。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材线虫病抗性选育已成为防御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安徽省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以及抗性现地测定林、子代测定林、种子园营建等研究进展,探讨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先锋树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及速生丰产等优点,其人工林在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纯林的养分循环差,易导致生产力低下;而研究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为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文中综述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分析逆境胁迫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包括水分胁迫、热胁迫、酸雨胁迫、低磷胁迫及铝胁迫等。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马尾松光合生理特性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对于制定马尾松的管理与保护策略、挖掘其抗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马尾松林分生产力的提升及纯林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森林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对区域水文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往对于淡水湿地森林水文的研究多集中在运用传统水文学方法研究单一水文过程,很少将各水文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且各个过程对降水截留效应的影响程度也未全部量化。而利用水分子中天然存在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可综合反映并量化植被和土壤对降水的截留能力。文中综述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调控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探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湿地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展,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降雨径流、土壤水、地下水、蒸发水、植物水的水分来源及各水体的转化关系等。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运用氢氧同位素技术系统定量地分析降水在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分配比例对于揭示湿地森林植被结构对水文过程的调控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建立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模式和制定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研究其夏季变化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抗性马尾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时和15时,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这种现象不是由于气孔阻力的增大而引起叶肉细胞间CO2亏缺造成的,而是非气孔限制起着主要作用。(2)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空气温度(Tair)、叶片温度(Tleaf)、光合有效辐射(PAR)都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经过通径分析发现,对Pn起作用的最主要因子是PAR。  相似文献   
7.
黄连木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黄连木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为进一步开展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2年生嫁接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腋芽进行启动培养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灭菌剂与灭菌时间、不同抑制剂以及不同光照条件等对黄连木组培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初步得出,用0.1%升汞灭菌黄连木外植体较合适的时间为8~12min,半木质化茎是最合适的诱导腋芽的茎段;对于抑制褐变方面,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相对较好些;而在培养初期,光照强度对腋芽的诱导情况影响不大。[结论]黄连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现象,而且污染率也很高,生产中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避免该现象。  相似文献   
8.
安徽升金湖淡水森林湿地适生树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水陆过渡带种植15种木本植物,测试各树种的耐水性。结果表明:1)本土树种枫香、垂柳、金丝垂柳、中山杉、乌桕、水杉、江南桤木和枫杨成活率分别为98.9%,98.3%,91.3%,51.2%,50.0%,7.3%,4.0%和1.8%;引进树种美洲黑杨、池杉、彩叶杞柳、日本甜柿、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水紫树成活率分别为79.7%,72.4%,56.8%,55.7%,34.6%,15.8%和6.3%;2)垂柳、枫香、美洲黑杨和池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为81.7cm),其淹水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5.2%;金丝垂柳和中山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65.9cm),其成活率分别为97.7%和93.8%。初步筛选出垂柳、枫香、金丝垂柳、池杉、美洲黑杨和中山杉这6个树种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竹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同立地无林地和毛竹、淡竹、曲竿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竹林后,土壤密度、含水量、总孔隙度都较无林地有明显改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淡竹对改善土壤密度等效果最显著。毛竹对氮、磷含量的积累优势最为明显,3种竹林保钾能力偏弱。偏酸林地p 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栽植竹林有利于改善土壤酸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26个样方和5个样线的调查资料,将肖坑河小流域的森林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8个植物群系,及10个群丛。同时分别描述各群落类型的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的序列为乌冈栎群落>青冈群落>甜槠群落>苦槠群落>檫木群落>绵槠群落>枫香群落;壳斗科的常绿树种是本地主要建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