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已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潜力大.农艺性状好,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强.2006年在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和淮安等地进行较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受到示范种随单.位和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23):23-23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3。来源与类型:原名"武运29154",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葵风/98-3后代选株//台0206(浙江),于2009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68.6公斤,比对照增产4.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1公斤,较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6.7%。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生长势旺,叶色绿,生长后期转色好,偶有短顶芒,抗倒性好。省区试平均结果:  相似文献   
3.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酵素菌速腐剂堆腐木屑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素菌技术是江苏农垦 1998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新型生物技术 ,主要利用酵素菌中所含大量微生物的强大发酵分解能力 ,将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为优质肥料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源 ,消除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而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品质及市场价值。研究了酵素菌速腐剂在木屑腐熟上的应用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酵素菌堆腐木屑 ,堆温上升快 2 4h可达 5 6℃ ,堆制期间平均温度 5 6 7℃ ,6 0d可腐熟。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0-2013年成都市下辖各县区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资源,以劳耕弹性系数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分析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性。研究表明,成都市68%的地区劳耕弹性系数已表现出衰退型迹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其耕地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在移动方向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华粳7号于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10),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与镇稻88配组,于2004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并作为该公司今年隆重推出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抗条、抗倒,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一、镇麦168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麦02168",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苏麦6号/97G59杂交,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宜宾市主要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晓清  周丽  范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241-245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合理指导其生产活动。分析了宜宾市近21年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3个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三者皆呈上升趋势,其中日照时数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小;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对小麦单产量的增减影响最大,关联度达0.869;年日照时数与稻谷单产的关联性最大,为0.736。由此可知:宜宾市气候对其粮食产量影响之大,尤其是气候产量,这为接下来农业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有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机大米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其种植环境与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基地选择、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秧、适时机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有机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有机水稻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晓清 《农家致富》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